8月30日,“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团来到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麻家渡镇,深入探寻当地绿松石产业的发展态势。
竹山县素有“中国绿松石之乡”的美誉,是全球公认的绿松石资源宝库。这里集聚了世界上品质最优、品种最全的绿松石矿藏,丰富的储量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竹山县精准锚定“两山”实践创新发展先行区的定位,积极融入湖北支点建设的大局之中,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果敢决绝的行动力,将发展重心聚焦于绿松石产业,全力推动其向更高层次迈进。
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竹山县确立了“珠宝化、时尚化、数字化、品牌化”的发展路径,恰似精心勾勒出一幅详尽的发展蓝图。依托此蓝图,当地积极推行“六个聚核于竹山”的战略部署:大力扶持市场主体成长,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全面整合全产业链要素,构建起完备高效的产业生态;搭建高品质的交易平台,助力产品顺畅流通;引入专业的权威检测机构,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建立健全科学的标准等级体系,规范引领行业发展;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持续为产业注入新鲜活力。这些举措相辅相成、协同发力,有力推动了绿松石产业的蓬勃发展。
历经多年的潜心培育与不懈奋斗,竹山县的绿松石产业收获了丰硕成果。截至2024年,全县绿松石市场主体数量已突破5600家,如繁星般遍布各地。全产业链年综合产值接近100亿元,这一亮眼数据背后凝聚着无数从业者的智慧与辛劳。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产业带动了7万余人实现稳定就业,让众多家庭从中获益,切实成为富民强县的关键支柱。在全球市场上,竹山绿松石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超90%,充分彰显了其在行业内的强大实力与广泛影响力。
步入竹山县麻家渡镇的“松石小镇”,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盛景。在绿松石加工坊里,机器的轰鸣声与雕刻师们全神贯注创作的姿态相互交融。一块块未经雕琢的原石,在设计师独具匠心的构思下,历经精细打磨与雕琢,最终化作精美的饰品、工艺品等艺术珍品。这些佳作不仅在国内备受青睐,更是跨越重洋远销海外,成功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理念传递至世界各个角落。雕刻师张志鹏通过网络查阅资料了解到竹山绿松石声名远扬,其材质特性使得雕刻成像格外清晰,能够充分施展创作才华,便于2016年从河南奔赴竹山县,他此前所学的工艺美术专业功底在此得以彰显,如今月收入已达一两万元。
在带货直播间里,订单提示音此起彼伏。返乡创业青年罗晶晶与他的团队满怀热忱,借助手机屏幕将一件件由绿松石精心打造的精美物件呈现给消费者。早在2012年,罗晶晶便毅然舍弃了在上海的工作机遇,回到家乡承接起父辈的事业,开启了绿松石电商创业之旅。秉持着与时俱进的理念和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他所创立的“罗老丝独品绿松石”品牌收获了大量粉丝的青睐。罗晶晶介绍,其设计的三星堆造型小摆件,销量已突破60多万件。目前,直播间每日观看人数超6000人,2024年品牌的年产值更是达到了2000万元。
在电商领域,竹山县大力实施数字赋能战略,成功建成全国第25个抖音直播电商基地,累计吸引1922家绿松石商家入驻,其中年销售额达500万元以上的商户近400家;2024年,基地销售额达到17亿元。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绿松石电商主体3829家,涌现出华周壹兰、独品、恒如意等头部商家,2024年全县绿松石电商交易额高达50.8亿元;顺利获评“省级电商示范基地”“十堰市创业孵化基地”,拥有1个“淘宝镇”和2个“淘宝村”,直播电商区域发展指数曾位列全国百强第60位。同时,竹山县搭建了绿松石供应链服务平台,建成集信息发布、产品展示、产品溯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目前已有3000余家企业上链;同步构建了绿松石溯源体系,实现了产品交易全流程的监管与溯源追踪。当前,竹山绿松石产品涵盖毛料、观赏石、散珠(半成品)、珠串(成品)、雕刻件、珠宝首饰、文玩配饰、文旅产品等8大类100余个品种,形成了从“矿山开采—公盘交易—文创设计—雕刻加工—电商营销—检验检测—产品溯源”的完整产业链条。
今年5月1日,竹山国际珠宝交易中心盛大开业,此举标志着竹山绿松石产业迈入集群化、国际化发展的崭新篇章。中心占地达1.1万平方米,开业首日便成功吸纳600余家商户入驻,游客比例超4成,线上线下累计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大关。交易中心创新采用“交易、展示、直播”三区协同运作模式,全面整合设计、加工、检测等全产业链资源,并特设专业鉴定机构,构建起“一物一证”的权威保真体系,为消费者筑牢品质防线,提供坚实保障。
除显著经济效益外,绿松石产业发展社会效益突出。推动当地基建升级,带动物流、餐饮、住宿等配套产业蓬勃兴起;助力乡村振兴,让众多农村劳动力家门口就业增收,生活品质大幅提升。在竹山国际珠宝交易中心,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大厅宽敞明亮,展位规整有序,各类绿松石制品璀璨夺目。各地采购商往来其间,精挑细选、议价成交,交易火热;一些外地游客也被吸引而来,他们一边欣赏精美的绿松石工艺品,一边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制作工艺,对竹山的绿松石产业赞不绝口。一位返乡创业的“宝妈”黄婷向记者分享道,自2015年结婚后便回到竹山投身绿松石生意,既照料家中老人与孩子,又实现了创收。自交易中心开业起她便迁至此地经营,暑假期间,每天都能有1000元的收入进账。
着眼绿松石产业的长远发展,竹山县精心编制了《竹山县绿松石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0)》,并出台了《竹山县百亿绿松石产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竹山县绿松石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产业发展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今年,十堰市委、市政府将绿松石产业提升至市级战略高度,纳入全市千亿级产业集群重点培育范畴,制定了《十堰市突破性发展绿松石产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形成了“市级统筹、县级落实、上下协同、联动推进”的产业发展格局,为绿松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预计到2027年,十堰市绿松石经营主体突破1万家,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培育上市企业1家,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500亿元。
展望未来,竹山县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深化“两山”理念的实践创新。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引领,提升产业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人才入驻;加大文化创意融合力度,赋予绿松石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竹山必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绿松石之都”,在全球宝石市场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书写出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相得益彰的壮丽篇章。(记者 余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