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预审”服务助力个体工商户轻松办照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一纸营业执照曾是无数个体工商户开业路上的第一道“门槛”——材料不齐、格式不对、内容有误等每一个小问题都可能让申请人多跑一趟政务大厅。而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一项基于AI人工智能的“智能预审”服务正在悄然改变这一现状。

痛点催生创新 “原先至少跑两趟,现在一刻钟”

在郫都区政务服务中心,刚拿到营业执照的李丽笑着告诉记者:“我是开面馆的,之前听同行说办证很麻烦,材料稍不对就要重新排队。这次我在家用手机上传了身份证、租房合同、房屋产权证和申请表格,‘智能预审’5分钟就提示我有一处签名漏了日期。补上之后再提交,10分钟就收到了‘预审通过’的短信。”

工作现场(雷茜 摄)

李丽向记者展示手机上的“郫都服务”公众号页面,“你看,上面清晰地列出来所有要补正的内容,还有示例图。我今天到现场,只用了15分钟就拿到了营业执照。”

李丽这样的个体经营者,在郫都区正成为这项新服务的主要受益人群。过去申请人常因材料格式不对、经营范围表述不规范、身份信息与地址信息不一致等问题,反复修改材料,“我们调研发现,约60%的申请人会因材料问题至少跑两趟,‘材料不合格、白跑一趟’成为创业者反映最集中的痛点。”郫都区政务服务管理和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智能预审“破局”AI当起“云端审核员”

针对这一痛点,郫都区政务服务和行政审批局依托AI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并上线了个体工商户登记“智能预审”系统,以现行个体工商户登记审核标准为核心,相当于一位24小时在线的“云端审核员”,能自动完成材料“体检”。

AI预审功能怎么用?在工作人员的演示下,记者现场体验了整个流程:打开“郫都服务”微信公众号,进入“我要办事”模块,点击“智能预审”,按照提示上传身份证照片、经营场所证明、登记申请书等材料,系统立即开始审核。5分钟后,页面弹出“预审通过”提示,还附带“可直接下载打印表单,携带原件到窗口办理”的温馨提醒。

“系统会从三个维度把关。”工作人员进一步解释,一是自动检测材料格式、内容完整性、信息一致性,精准识别常见错误;二是问题精准定位,明确提示材料中出现的问题,一目了然;三是提交材料的清晰度,尤其是手写部分,也能实时识别并提示修改。“申请人在家就能反复修改、提交预审,直到系统显示‘预审通过’,避免了线下跑冤枉路。”

从“能办”到“好办”郫都政务改革再深化

“以前我们每天要接待大量来咨询、修改材料的群众,解释工作繁重。现在申请人通过线上智能预审后,现场我们只需要核对原件、正式录入,办理时长大幅压缩。”郫都区政务服务管理和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这项服务支持同一材料多次提交、反复预审,既不限制提交次数,也不收取任何费用,真正做到“材料不过关,群众不用跑”。

此次个体工商户登记“智能预审”服务的上线,正是郫都区落实“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具体实践。从“反复跑腿”到“即来即办”,郫都个体工商户登记的“智能升级”,不仅让政务服务更接地气,还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创业之路“减了负、加了速”。在郫都区,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正感受到“云端政务”带来的便利,这片充满活力的创业热土,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经营主体。(记者 戚原  通讯员 雷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