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瓜果飘香。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各色时令水果也迎来了成熟,田间地头一派忙采摘的好“丰”景。
9月3日,满载着元坝镇紫云村优质红心猕猴桃的冷链车,从当地标准化种植园区有序驶出,开启跨越1700公里“出川入杭”的直供运输任务。
此次发运的是“今昭共饮·蜀你好运”2025年昭化紫云猕猴桃“直产直供”浙江杭州的首批产品,总共包含5吨鲜果及500箱精品果。东西部产业协作对拓宽昭化区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紫云”品牌影响力意义重大。
以科技为引擎 推动紫云猕猴桃从鲜果向市场化商品跨越
一场秋雨过后,猕猴桃的果香愈发浓郁。在昭化区元坝镇猕猴桃现代农业园,一颗颗“绿宝石”挂满枝头,大家肩并着肩,仿佛在耳语丰收的故事。
“紫云猕猴桃不仅是昭化农业的金字招牌,更是广元农业对外展示的一张亮丽名片。”作为国内首个猕猴桃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持有者,紫云猕猴桃凭借卓越品质屡获殊荣,先后斩获中国农交会金奖、绿博会金奖,并获评国家A级绿色产品,累计收获10余项国家级荣誉认证,其品牌价值与产品竞争力备受认可。
回望来时路,当地猕猴桃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此前,紫云猕猴桃受供应链运输难题突出、品牌辐射范围有限等因素制约,销售渠道拓展受阻,优质鲜果市场价值难充分释放。
转机源于浙川东西部协作战略的有力推进。彼时,杭州市拱墅区与广元市昭化区确立结对帮扶关系,紧接着,两地严格遵循“昭化所需,拱墅所能”原则,在产业协作、消费帮扶、科技赋能领域深度联动,此举为昭化特色农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得益于东西部协作,两地精准对接资源,引入浙江消费帮扶龙头企业浙江天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昭化猕猴桃基地建立深度合作。同时,昭化区依托杭州市新时代消费帮扶研究院专家支撑,以科技赋能鲜果为路径探索产业升级,最终采用NFC技术研发“羽衣甘蓝&紫云猕猴桃混合果蔬汁”,实现从单一鲜果到高附加值产品的突破。
如今,凭借“直产直供+科技赋能”的双轮驱动策略,昭化区成功打破传统鲜果销售局限,推动“紫云猕猴桃”完成从初级农产品到市场化商品的转型升级,为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三端联动赋能 构建“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消费帮扶3.0模式
推动昭化特色产品“走出去”,既要实现优质产品市场流通,更需搭建长效可持续产业发展体系。
为此,昭化区在品牌培育与产品创新中,推出以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协同发力为核心的消费帮扶3.0模式,为区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基。
以生产端为例,浙江天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订单农业”对接昭化猕猴桃基地,按市场需求规划采摘,一方面保障鲜果品质与供应效率,另一方面联动本地龙头农业企业——广元天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促进产品深加工,将鲜果初榨为原浆,实现初级农产品向高附加值半成品升级。
在流通端,昭化区创新仓储布局:在本地设产地仓实现鲜果、原浆就近存储预处理,在杭州设销地仓缩短流通半径。“两地仓”联动让产品从基地直达工厂,降低损耗、提升效率,首批直供杭州产品已与东部商超、电商达成合作,模式推广至更多农产品。
关于销售端,两地积极对接工会采购、社区团购、餐饮商超、电商平台等渠道,构建广覆盖、高效能产销网络,确保紫云猕猴桃及加工品在最佳状态送达消费者。
作为消费帮扶重点产区的广元市与重点城市的杭州市,围绕猕猴桃产业开展的深度协作,已成为两地乃至全国消费帮扶领域重点产区与重点城市联动的典型实践。
目前,随着“广供杭州”合作机制的持续深化,昭化区与东部消费市场的联结愈发紧密,东西部协作正以产业为纽带,不断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记者 戚原 通讯员 杨永强 王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