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福草”野生冬虫夏草品牌发布会在西宁市召开。发布会的举办,是杂多县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禀赋,以科技创新赋能野生冬虫夏草产业升级,推动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被誉为“中国冬虫夏草第一县”的杂多,在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迈向“在保护之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新征程……
党建引领,筑牢治理之核。杂多县距省会西宁1000多公里,这个总人口7万多的“最远县”也是“澜沧江第一县”,有8个乡镇、31个行政村、110个牧业社,其中藏族人口占98%,牧业人口占91%。“中国虫草看青海,青海虫草看杂多”,自古以来杂多虫草虫体饱满、色泽金黄、有效成分含量高而享誉海内外,深受市场青睐,是农牧民群众的收入来源之一。
“福草”作为“黄金草”,一度成为市场的宠儿被热炒。草山、地界、采挖、收购、人员、监管……一系列矛盾应运而生,“依法治草”成为涉藏地区平安杂多社会综合治理的关键,也是民族团结进步的核心和纽带。
近年来,杂多县政法委全面深化“江源初心澜沧旗红”党建品牌,推行“1+4”模式,打造“1+8+8”党建红色矩阵,创建杂多县党性教育基地,进一步优化《杂多县“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站管理办法》,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下,县政法委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为抓手,在省内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平安边界新局面(县域与西藏交界)。完善《虫草采集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连续十一年实现冬虫夏草采集管理平稳有序,守住了“三条底线”,促进了群众增收。根据平安青海建设“十个一”工作要求,坚决落实“一把手”工程,坚持“三级书记”抓平安杂多建设,聚焦县城和乡镇两大治理对象,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工作模式,提升了平安杂多创建水平。
政治凝聚,厚植治理之本。守牢政治责任,一体推进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基层社会协同治理才能取得良好成效。
“福草”品牌的培育与发展,是杂多县守护雪域净土、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创新实践。而民族宗教是绕不开的话题。
在民族宗教协调推进中,杂多县政法委积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成“石榴籽社区”两处、民族团结教育基地8处。开展“强村带寺·双星联创”行动,持续推进寺院公共服务均等化。引领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不断发展,经济社会活力得以激发,让“福草”在藏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农牧业合作社经营模式、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桥梁”作用,在“细雨无声”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群众自治,夯实治理之基。“矛盾不上山,纠纷不涉草”。“牵住这个牛鼻子”,不断完善群众自治组织。在杂多县政法委指导下,苏鲁乡多晓村结合实际成立平安建设领导小组,以及人民调解委员会、治安防范领导小组,做到矛盾不上交、不激化;萨呼腾镇多那村壮大群防群治队伍,组建治保委员会、志愿消防队,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多年来从未出现过安全事故;萨呼腾镇温群滩北社区积极探索出社会协同治理机制,利用“福草”交易市场集中的特点,联合辖区派出所设立社区警务室,形成了“区域覆盖、人人参与、群防群治”的社会治理模式。同时,杂多县政法委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寺规僧约,推动了移风易俗,促进了乡风文明。搭建民主议事协商平台,推进“微信+村务”平台建设,强化网络服务,积极发展农村电商,推广“福草”品牌,大大提高了服务市场和消费者的效率,激活了市场潜能,增加了农牧民收入。
法治保障,完备治理之纲。为增强农牧民群众在“福草”带动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法治杂多”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以高质量打造并投运“五位一体”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司法改革成效斐然,全县50%的乡镇司法所被评为“枫桥式”五星级司法所,创建率居全州首位。
在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上,杂多县政法委推行网格化精准普法,普及“福草”生态保护常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渐渐浓厚。普惠性法律服务不断供给,“一村一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农牧民得以共享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智治支撑,织密治理之网。以“福草”为突破口,杂多县政法委深耕“网格化治理、精细化服务”工作机制,将全县网格化管理转型升级为城乡一体化组团式新型服务模式,形成了符合杂多实际、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社会治理新路子。
杂多县政法委先后构建了“各族群众+社区支部+片区网格”的工作格局,以全县9个社区和7乡1镇为单位划分为17个大网格,以31个行政村为单位划分为31个小网格,以沟、口、滩为单位划分为892个组团,打造了“七个最能组团长”大综治大服务格局,让牧民群众严格规范采集行为,守护虫草生长的生态根基、发展根基、致富根基。加速推进“自治化+智慧化+基层社会治理”,智治型社会治理方式为杂多长治久安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支撑。
德治教化,浸润治理之魂。“福草”带来“福文化”。杂多县政法委坚持文化润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推动“爱国、感恩、团结、法治”教育常态化、全覆盖,以先进典型人物为榜样,开展“最美杂多人”“最美组团长”等先进典型选树活动,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尤其注重引导青少年法治教育,与求是杂志社连续举办四届“三热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各族青少年在“福草”保护中,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倡导者、践行者、行动者。
杂多县政法委副书记周龙表示,今后,杂多县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建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激发基层活力,提升社区能力。特别是扶持原生态冬虫夏草产业,与时俱进推动杂多高质量发展,让“福草”福满天下。(记者 申维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