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工业”行动蹄疾步稳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一个个工业项目拔地而起、一批批龙头企业茁壮成长、一条条特色产业链加速成型……2025年,甘肃省渭源县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锚定建设“渭源优势产业加工生产基地”目标任务,在特色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培育、项目建设提速、惠企纾困服务等重点工作上精准发力,推动工业经济实现韧性增长,上半年工业固投资达11.89亿元,圆满达成“双过半”目标。

特色产业筑基,工业强链激发活力

在甘肃睿冠管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四条现代化PE管材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直径从20mm到630mm的数十种规格产品源源不断下线。作为新型建材产业链的领军企业,公司2025年预计实现产值5000万元,创造税收200万元,带动50人稳定就业,成为县域工业转型的“新引擎”。

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同样捷报频传。甘肃世邦星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传承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融合的发展路径,打造出“定西宽粉”系列、五谷养生面、参芪药食同源产品三大产品线。2025年1—7月已完成产值3500万元,全年有望突破8000万元,推动马铃薯、小杂粮从“原字号”向“精字号”跃升。

中医药产业则展现出更强劲的增长势头。甘肃渭水源药业科技有限公司构建起“种植—加工—研发—销售”全产业链体系,2025年前7个月产值已达1.04亿元,与680余家省内外企业建立稳定合作。通过中药材检测检验中心和药食同源研发平台建设,正推动渭源中医药从原料供应向高附加值产品集群转型。

项目攻坚蓄势,投资引擎全速运转

渭源县紧盯国家资金投向、产业转型发展、全面补齐短板三个关键点,狠抓投资进度,以项目投资为工业经济增长贡献新的增长点。天成药业定西制药项目、渭源县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等42个工业投资项目完成投资15.8亿元。

坚持“项目为重、落地为先、投产为要”,推行“领导包抓、清单管理、专班攻坚、挂图作战、过程问效”的全周期管理机制,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上半年,全县121项市列清单项目实现全面开复工,总投资额达256.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2.5亿元。

总投资20亿元的北京申城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西北首个“大食物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预计年产值达30亿元、上缴税收3.5亿元,为工业经济注入“强心剂”。

企业培育升级,梯队矩阵加速形成

渭源县以“工业强县”战略为引领,大力实施中小企业倍增计划,完善“规下转规上”培育库,全力打好“个转企、小升规、大变强”组合拳。2025年培育2户企业实现月度入规,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37户、亿元以上企业达11户、中医药加工企业达到76家,工业集中区成功晋升为省级开发区,为县域工业注入新活力。

立足特色产业优势,全面发挥企业带动作用,24家企业申报建设GAP基地14.7万亩,全县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35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56亿元。

与此同时,渭源县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程式、跟踪式、保姆式”服务,上半年累计解决生产要素保障、政策兑现等企业诉求41件,问题解决率达93.18%。及时兑现2024年度“强工业”奖励资金981.67万元,为28家工业企业成功融资1.58亿元,用实实在在的政策“组合拳”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从产业链升级到项目突破,从企业培育到服务优化,渭源县正以工业经济的“稳中有进”,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向着“全年旺”目标全速迈进。(记者 吴舒睿 通讯员 马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