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教师节就要到了——在青海省的草原深处,为辛勤园丁献上一条哈达,表达诚挚祝福,是治多县嘎嘉洛益民制衣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仁措的心愿。
在治多县嘎嘉洛益民制衣股份有限公司,教师节“专属哈达”的设计、试作、定稿、定样、加工……一系列的工序在一个多月前就已开始,每一件产品都凝聚了员工们加班加点的心血。当下,设计精美的教师节限定款哈达,一经上市,就受到客户的青睐,仁措内心充满了喜悦。
2015年,仁措拿出几千元积蓄,购置了十几台缝纫机,带领24名贫困户创办了治多县嘎嘉洛益民制衣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公司购置185台(套)资产设备,入驻治多县产业园扶贫车间后逐渐走上了正轨。
说起“帕尤秀”服饰缝制技能,仁措忘不了童年记忆里父母煤油灯下为乡亲们赶制民族传统服饰的场景。为了进一步掌握“青绣”综合技艺和手法,1993年,她来到循化江海皮革厂进一步学习缝制技艺,这一学就是5年。
学成归来,默默坚守绘华彩。2012年12月,仁措被认定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帕尤秀”传统服饰缝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帕尤秀”缝制技艺以三色丝线为主,包边针法能达到0.5毫米的技艺,其工艺之精细、精巧、精美享誉“青绣”界,能穿上一件“帕尤秀”传统服饰,是当年值得自豪的身份象征。
从2017年开始,仁措通过“雨露计划”招收当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服装裁缝技能培训,累计培训200多名学员,并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当地牧民脱贫致富。在她的带领下,公司发展良好,就业人数峰值时达100多人,均为本地农牧民,员工年均收入在3万元左右。
如今,公司已成为当地特色新式藏服加工、唐卡制作、民族鞋帽、服装布料批发的知名企业,并在四川、拉萨等地设有销售网点,生产的吉祥八宝哈达在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
2018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180多万元到超过200万元,营收呈稳步增长趋势。仁措先后荣获2020年青海省农牧区科技致富女能手、2022年青海省科技致富女能手等称号,2023年被认定为第一批青海省乡村工匠(“纺织服饰”名师),企业也获得了省级帮扶车间、省级劳动模范集体等20多项荣誉。
走出机声隆隆的生产车间,仁措表示,公司现在依托“民族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规划,要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带动民族手工艺产业链发展,聚焦农牧民就业帮扶与技能提升,助力农牧民稳定增收,为推动乡村振兴作出“非遗”人的贡献。(记者 申维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