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昌:到2030年,基本建成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次极核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9月4日,中国共产党德昌县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德昌县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次极核的决定》。

会议现场(张念德  摄)

会议明确,德昌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要坚持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科技赋能、保护优先,一以贯之做好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大文章,纵深推进文旅强县战略,大力发展全时域全业态旅游,突出高能级主体培育和高品质产品供给,深化品牌、业态、服务和体制机制融合,加快建设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次极核。

全会明晰了工作目标:到2027年,全县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形成一批具有德昌特色优势的文旅融合业态,引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文旅链主企业,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旅游总花费分别达到4.5亿元、25亿元左右,文化旅游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到2030年,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基本建成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次极核,文旅强县建设迈上新台阶。

全会指出,要打响叫亮“攀西最美凤凰城·阳光康养数德昌”金字招牌。实施文旅布局优化行动,积极融入省委、州委文旅发展战略布局,持续优化德昌县“一城、三轴、四区、多点”文旅发展格局,因地制宜推进文旅特色化、差异化、品牌化发展,联合推动县域文旅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大力发展全时全域文旅新模式。实施文旅品牌塑造行动,做“”阳光康养、傈僳风情旅游、“红军长征过德昌”红色文化名片和“大凉山·德昌”文旅区域公共品牌,打造一批知名文旅地标,大力实施品牌推广计划,全面提升德昌文旅传播力竞争力吸引力。实施文化内涵挖掘行动,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传承保护非遗,绽放民族文化魅力,弘扬红色文化基因。实施新型业态打造行动,做好“旅游+文化”文章,大力发展文博旅游;做好“旅游+体育”文章,大力发展赛事旅游;做好“旅游+康养”文章,大力发展度假旅游;做好“旅游+消费”文章,大力发展商贸旅游。实施服务体验提质行动,构建便捷舒适的文旅设施体系,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优化旅游交通网络、提升旅游住宿品质,加快建设智慧文旅大数据中心,加强旅游服务平台管理,完善文旅市场治理体系,营造放心舒心的文旅生态环境。

全会指出,要健全完善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保障体系。培育壮大文旅经营主体,大力招引一批链主文旅企业,梯度培育中小微文旅企业,建立文旅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深化文旅管理体制改革,分类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深化内部改革。优化文旅融合资源要素配置,强化财政金融支持,创新文旅用地保障机制,打造高素质文旅人才队伍。加强文旅融合发展组织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文化和旅游的全面领导,建立文旅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提高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记者 戚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