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一老一小一新”共绘基层治理美好画卷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充分发挥党建领航作用,聚焦“一老一小一新”三大重点群体,精心构建集助老、扶幼、亲新于一体的温馨服务圈,让“老有所养、小有所教、‘新’有所属”的美好图景照进现实。

心系“一老”,构建为老新机制。蜀山区深化“窗帘之约”经验外延,构建“党建引领+社会协同+居民参与”为老服务体系,全覆盖建立高龄老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等重点群体“一户一档”动态台账,健全健康档案、紧急联系人等8类智慧养老数据库。依托“低龄助高龄、党员带群众”的代际互助机制,组建“桑榆守护”“睦邻之约”等“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精准提供起居安全、代购代办、健康监测、应急响应、心理慰藉等“五维守护”服务。深挖辖区企业机构资源优势,与华润燃气、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等开展党建共建,免费安装无线门铃、烟感报警器、语音交互终端等居家智能设备,畅通老人就医转诊绿色通道,定期开展免费助浴、助洁专项行动,构建起“15分钟优质生活服务圈”。

琥珀街道北苑村社区创新推出“门铃计划”(资料图)(李之杰 摄)

截至目前,蜀山区累计摸排建档帮扶老人850人,发放服务卡1000余张,安装居家智能设备200余套,提供上门清洁、紧急就医、代购药品、家电维修等服务600余次。

爱系“一小”,搭建托育新平台。蜀山区以党群服务阵地亲民化改造为抓手,深化“大门常开、场所常用、活动常办、服务常抓、群众常来”儿童友好党群阵地建设。将“一米看阵地”理念贯穿党群服务阵地空间设计全链条,科学规划空间布局,统筹设置书法绘画、舞蹈健身、科普阅览、学习托管等8类儿童喜闻乐见的多功能室,实现空间多元。结合周末、节假日、寒暑期等特定时间规律,常态化开展“党群服务中心邀您来遛娃”主题活动,定期发布活动预告,创新活动内容及载体,实现活动多变。实施“全时段+错峰延时”服务模式,开设“四点半课堂”“暑期托育”“共享妈妈”互助托管班、小区普惠托育园等惠民措施,实现服务多样。

蜀山区稻香村街道合作化南路社区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的师生开展科普活动(李之杰 摄)

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投入亲民化改造资金350余万元,完成226个党群服务阵地、16个小区居民活动中心“适儿化”升级改造,开展儿童专场活动5400余场、惠及4.8万人次。

情系“一新”,激活治理新活力。蜀山区坚持以“党建引领、精准服务、双向赋能”为核心,创新构建“新有所蜀”服务平台,依托72家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69家“歇歇角”服务阵地、24个美团饿了么联络点等,打造集服务、交流、成长于一体的暖“新”场所。大力推进社区、商圈、楼宇等“友好场景”提质扩面建设,建成南七街道海卉花市等友好街区、友好商圈、友好楼宇16个,全覆盖建立友好社区60个,推动269家“友好卫生间”、153家贝壳门店厕所录入高德地图平台。发挥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熟悉社情、贴近居民职业优势,按照“以服务换服务、以服务促治理”模式,推出“小哥友好积分超市”,完善“问题发现—集中处理—结果反馈—积分激励”全流程管理机制。

荷叶地街道联合辖区爱心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夏日送清凉·携手促治理”慰问活动(李之杰 摄)

截至目前,蜀山区累计招募新就业群体“兼职小管家”“社区合伙人”905名,收集、上报、解决城市精细化管理等难题1200余件。(记者 吴昊 通讯员 李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