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自筹110万元!“众筹”修出产业发展“快车道”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近日,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三苏镇丛林村8组热闹非凡,6公里产业道路建设项目正式破土动工。这意味着,困扰丛林村7、8、9组多年的柑橘运输难题,将迎刃而解。

建设现场(陈浩 摄)

从村民动员会召开到成功筹资百万元,仅用6天时间;从动工建设到预计国庆前竣工,仅需1个月。这令人惊叹的“三苏速度”背后,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激发群众自治活力的鲜活写照,更是村民们齐心协力、自己动手修通致富路的动人故事。

丛林村8组及周边区域长期受困于糟糕的交通状况。“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是村民出行的真实写照。特别是到了雨季,道路泥泞不堪,柑橘运输车辆常被困途中,导致鲜果因运输不及时损耗严重。这一难题困扰着周边三个村民小组两百多户群众,改善交通的呼声日益高涨。

面对这一制约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丛林村两委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联合原村党委委员成元福,于8月20日召开村民动员会。会上没有空谈大道理,而是通过“算三账”让村民看清道路建设的实际效益:运输成本账显示新路建成后每趟运输可显著节省费用;产业增值账表明路通后柑橘售价将提升;长远收益账则为村里产业发展奠定基础。这“三账”让村民豁然开朗,自筹修路方案获全票通过。

在村党组织的引导下,丛林村积极探索“群众事群众办”的自治新路子。项目需投入110万元资金,这么多钱从哪儿来?全靠农户们自愿筹资——8月26日起,70多户果农按24元/棵的标准,根据自家果树数量踊跃捐款,短短6天即筹足款项。

钱筹到了,怎么保证用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呢?村民们心里都有杆秤。为确保资金透明使用,村民民主选举产生由老党员、乡贤组成的理财小组,建立“三公开一监督”机制(预算公开、支出公开、结算公开+全程监督)。同时成立农技专家与村民代表组成的质检小组,对工程指标实行“日检日报”,严把质量关。

党建引领凝聚合力,村民自治激发活力,不仅铺就了产业发展的快车道,更筑牢了乡村振兴的民心基石,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提供了经验样本。(记者 戚原 通讯员 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