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咸涩的海风拂过罗源湾畔,奏响海上秋耕的乐章;白色的食用菌在菇棚中舒展身姿,撑起群众致富好“丰”景;还有银色的钢铁、绿色的花卉苗木……一幅景美、业兴、民富的多彩画卷在罗川大地徐徐展开。作为扎根福建省罗源县七十余载的本土银行,罗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罗源县农信联社”)以服务乡村振兴和实体经济为经营定位,在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等领域持续深耕,将新时代金融答卷写进山海之间、烟火深处。
走进罗源广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这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的企业,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厂商对制造材料需求的激增与质量要求的提升,企业亟待转型升级,也因此面临不小的资金压力。罗源县农信联社金融助理了解到企业的情况后,立即前往生产一线,与企业负责人、车间工人深入交谈,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订单情况与资金需求等,量身定制金融方案。最终,2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迅速到账,为企业承接更大规模的订单增添了信心。
今年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县域重点产业“四链”融合发展的战略要求,罗源县农信联社制定专属行动方案,构建“1+2+N”专项服务机制,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全链条金融方案。同时,为更有效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罗源县农信联社依托数字风控,运用人工智能、远程银行等技术手段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精准画像”,让企业技术“软实力”变成融资“硬通货”。
绿色是山川大地的本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是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色。罗源县农信联社聚焦“双碳”目标,金融“活水”精准浇灌绿色产业。
罗源县农信联社近年来重点支持龙须菜、海带等本土绿色养殖,共为绿色养殖企业和经营户提供6801万元的信贷支持。“没想到从事绿色养殖还能获得低息贷款,农信社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罗源星耀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感叹道。罗源星耀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主打绿色生态养殖,罗源县农信联社金融助理为其匹配了低息绿色信贷产品,助其顺利扩产。
此外,罗源县农信联社持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聚焦清洁能源、绿色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等重点领域,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累计提供各类绿色融资金额达1.18亿元。
对于将红色基因深度融入血脉的罗源县农信联社来说,如何让金融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群众,是其一直以来思考探索的命题。罗源县农信联社以创新为笔、服务为墨,让金融“活水”润泽千企万户,近三年累计投放普惠领域贷款超100亿元,惠及3000余户小微企业。
2022年9月,罗源县农信联社组建起乡村振兴金融指导员队伍。指导员们既懂金融政策,又熟悉乡土人情,成为连接金融机构与政府、企业、乡村及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今年,依托这支队伍,罗源县农信联社开展“普惠金融推进月”活动,指导员们走村入户、进企访厂,把信贷产品、金融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与此同时,罗源县农信联社更将“金融为民”延伸至细微处的便民服务。在县域行政村布设164个金融服务便民点,村民在家门口即可实现领取养老金等小额现金支付业务。
养老金融承载着千家万户对幸福晚年的期待。走进罗源县农信联社各营业网点,老花镜、放大镜、轮椅、急救药箱等适老化服务设施早已成为标配。考虑到许多老年人习惯使用纸质凭证,罗源县农信联社保留了纸质存折、存单等传统服务方式,并制定老年客户支付服务业务操作指引。
为精准对接老年群体的差异化服务需求,罗源县农信联社积极整合多方资源,联合罗源县民政局、凤山镇人民政府、七彩罗川长者食堂推出“慈善积分存折”。根据中老年客群偏好特征,罗源县农信联社推广“敬老金”特色储蓄产品,助力老年客户的资产实现稳健增值。
数字技术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变量,正深刻重塑乡村发展形态。乘着数字经济东风,罗源县农信联社不断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建设,打造“1+5+N”数字服务体系——即1个手机银行、5大线上平台、N个场景生态,推动基础金融服务更加均衡可及。
展望未来,罗源县农信联社将持续以初心为舵、以创新为帆,在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实体经济、增进民生福祉的航程中笃定前行,在罗川大地上续写更多山海相依、城乡相融、百姓共富的新时代篇章。(通讯员 陈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