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育桃李 情深满校园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我这辈子就认教育这一件事,若时光能重来,我还会选这条路;看着孩子们成长,守着校园发展,就是我最大的幸福!”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镇第三小学党支部书记张霞常说的话。1968年出生的她,从教三十余载,从青丝到华发,始终扎根乡村教育沃土,用行动诠释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坚守。

张霞与学生(刘宏杰 摄)

2015年,张霞临危受命担任常胜镇中心学校校长。彼时的学校教学质量与办学条件薄弱:宿舍里孩子捧着暖水袋,冬天裹棉衣蜷缩入睡;食堂墙面斑驳,饭菜一周“老四样”;学生活动时间缺乏看护,小摩擦频发……

但张霞不曾退缩,她四处奔走。联系同窗亲友、中华慈善总会大众慈善促进委员会等机构,为学校争取爱心图书和资助款,解决孩子“有书读”和贫困生失学问题;反复向有关主管局、财政局申请资金,更换锈蚀锅炉,修缮食堂,安装热水器。她还牵头成立膳食委员会,设计每日不重样的食谱。

张霞与学生(刘宏杰 摄)

“在学校里,我就是你们的家长。”张霞践行着承诺。孤儿马少华(化名)因无户口无法上学,她奔走于有关派出所、民政局解决户口问题并资助学业;一年级住宿生想家哭闹,她带回宿舍安抚入睡;学生夜里生病,她守在床边照料。晚自习前的活动时间,她和孩子一起运动、分享零食。孩子们亲昵叫她“校长妈妈”,又敬畏称她“女警察”。在她带领下,常胜镇中心学校焕然一新,获旗委、旗政府“教学质量提升先进单位”称号。

2019年,张霞调任甘旗卡镇第三小学担任校长,提出“育有品质的学生,做有温度的教师,办有特色的学校”目标。她将师资培养视为重点,构建“青蓝工程”,打造“名师工作室”。每学期开学三天的校本培训雷打不动,她率先授课,还创新设立“无课教研日”。

作为两次获市级优秀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的校长,张霞格外关注青年教师成长。她要求教师制定发展规划并全力支持,对新教师或需提升者“蹲课”一两周悉心指导。各级教学竞赛中,她与参赛教师打磨设计、研磨课堂。2019年至今,学校教师获旗级以上奖项或教学能手称号者达20余人。她还带头主持课题研究,市级《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的研究》、区级《热身小游戏在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均成功结题推广。

2022年,张霞任甘旗卡镇第三小学党支部书记。她抓班子、带队伍、强党建,提出“党员教师必须成为教育教学先锋、师德师风标杆”,设立各类先锋岗。年过半百的她仍坚守一线,一年听课超百节,每周授课10节,质量分析时带头批改试卷、研判学情。2023年、2024年,她执教的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连续两年居全旗质量检测榜首。

三十余载教育路,张霞收获了全区学校后勤管理先进个人、通辽市优秀教学能手等诸多荣誉。她用半生辛劳,换得满园桃李芬芳,书写了“一世富有”的教育人生。(记者 宫立灵 通讯员 赵文嘉 刘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