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就业保障网点亮零工幸福新生活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清晨5点,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零工市场已热闹非凡。来自济宁的务工者王明辉熟练打开“帮您找活”APP,轻点屏幕,附近物流城装卸工需求即刻显现。“以前蹲路边等活,风吹日晒还怕遇黑心老板。现在市场有免费住宿,线上能找活,维权有窗口,在外打工也踏实。”王明辉的话,正是临沂市零工市场建设成果的生动写照。

“作为全国率先以政府投资、财政兜底模式建设零工市场的城市,我市自2011年起就将零工群体就业保障纳入民生重点工程。从‘马路零工’到‘市场就业’,从‘无保障就业’到‘全方位服务’,十年间搭建起覆盖就业、住宿、培训、维权的民生保障网,让千万零工在这座城市找到归属感。”临沂市人社局局长葛龙江表示。

如今,临沂全市已建成线下零工市场29处,其中12处公益性市场实现县区全覆盖,344个“就业驿站”遍布城乡,4个线上平台24小时服务不停歇,日均服务零工4600余人次,累计助力760余万人次实现灵活就业。

党建引领把“服务温度”送到心坎上

“以前在路边等活,下雨天只能躲桥洞。现在市场里招聘区设施齐全,还能免费吃饭、住宿,党员志愿者帮着解决难题,像家一样暖。”在临沂兰山区打了8年零工的刘燕,谈起零工市场的变化满是感慨。

临沂零工市场始终以党建引领服务,推动党组织建设与市场运营深度融合。城区12处公益性零工市场均成立党支部,设立“党员先锋岗”,组织流动党员实名登记,让党员成为服务零工群体的“主力军”。每月定期举办的农民工恳谈会,更是倾听诉求、解决难题的重要渠道。“上个月恳谈会我们反映住宿区热水不足,没过3天市场就新增了两台热水器,效率太高了!”零工张成友说道。

此外,临沂整合工会、卫健、妇联、司法等部门资源,在零工市场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卫健部门定期组织医护人员上门健康查体,妇联为女性零工提供家政技能培训,司法部门的法律援助志愿者随时解答欠薪、侵权等法律问题。

高效管理让“规范服务”成为常态

“以前找活全凭运气,遇不靠谱的老板,干了活拿不到钱没处说理。现在市场有统一服务标准,招聘信息要审核,用工协议要备案,出问题找管理处就行,踏实多了。”正在河东区零工市场找活的李辉师傅,手里拿着《零工就业服务指南》,上面详细标注着求职流程、维权渠道和服务电话。

为推动零工市场从“粗放运营”转向“规范发展”,临沂市人社局联合公安、卫生、城管等7部门出台《临沂市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与服务管理标准》,从工作人员管理、住宿餐厅运营到求职招聘流程,制定18项具体制度。在河东区零工市场,入口处的电子屏实时滚动用工单位资质信息、岗位要求和薪资待遇,每份招聘信息都加盖市场审核章。

“我们对入驻用工企业实行‘三审制’,审核营业执照、用工需求真实性和薪资支付能力,坚决杜绝虚假招聘和欠薪问题。”河东区零工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高明介绍。

为强化部门协同,临沂在每处公益性零工市场成立综合管理服务办公室,人社、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抽调专人驻点办公。2023年夏天,零工陈师傅在一家装修公司打工被拖欠工资,他到市场举报投诉窗口求助。工作人员当天联系用工企业,经调解,陈师傅次日就拿到了被拖欠的5000元工资。“以前觉得维权难,没想到在市场里这么快就能解决,规范管理给我们吃了定心丸。”陈师傅说。截至目前,临沂零工市场劳资纠纷化解率超98%,零工群体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5%以上。

功能拓展为“就业增收”拓宽渠道

“以前我只会干体力活,一天最多挣150块。现在经市场免费家政培训,考了育婴师证,每月能挣6000多块,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家住河东区八湖镇的王丽,通过河东区零工市场家政培训实现职业转型,这是临沂零工市场拓展服务功能、助力零工增收的鲜活案例。

“近年来,临沂不断探索‘零工市场 +’服务模式,推动零工市场从‘找活平台’向‘就业增收综合体’转型。” 临沂市人社局副局长刘海涛表示。

在沂水县零工市场,按工种划分出家政服务、建筑维修、物流配送等6个招聘区域,设立高清大屏实时发布用工信息;引入3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两家直播招聘平台,实现 “线上投递简历、线下即时面试”,最快10分钟就能达成就业意向。“昨天在直播招聘上看到一家物流公司招装卸工,今天过来面试当场定下来,明天就能上班。”零工张学明师傅拿着刚签的用工协议,笑容满面。

为帮助零工提升技能、拓宽就业渠道,临沂还在零工市场引入专业培训机构。河东区零工市场联合本地职业院校,开设家电维修、月嫂护理、电工焊工等12个免费培训课程,零工可依自身需求自主报名。“以前干杂活不稳定,现在有了电工证,找活更容易,薪资也高了不少。”刚拿到电工证的王谭之说。

数字赋能让“全天候服务”触手可及

“以前找活要早起去市场蹲点,下雨天就没辙。现在有‘帮您找活’数字化线上零工市场,在家就能刷岗位,还能在线签协议,太方便了!”家住临沭县的零工周全胜,通过线上平台找到家具安装工作,无需再往返市区跑市场。

2022年5月,临沂市依托“互联网+”技术,开发建设“帮您找活”数字化线上零工市场平台,实现“线上+线下” 双市场联动。平台设有岗位搜索、在线面试、协议签订、维权投诉等功能,零工和用工企业可随时在线对接。截至目前,服务用工主体3000多家、零工40万余人次,发布岗位20.39万个次,个人发布家政、家电维修等灵活用工需求8万余个次,个人注册登记 15.4万人。

为方便老年零工使用,市场安排志愿者现场指导操作,帮助注册账号、筛选岗位。“我年纪大了,不会用智能手机,志愿者帮我注册账号,还找到小区保洁工作,每月能挣2800块,特别感谢他们。”62岁的张广平大爷说。

临沂在全市12处公益性零工市场布设“值得去干”“优职优工”等数智化招聘服务平台,为用工主体和灵活就业者提供智慧匹配、预约用工等服务。同时,在零工市场设置“数字人”AI智能直播招聘间,打造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直播送岗、职业指导、政策解读服务模式,促进人才与企业精准对接,实现 “人找岗位精准,岗位找人方便”。

从全国率先建设公益性零工市场,到实现“线上+线下”全方位服务;从解决“有活干”的基本需求,到满足“能增收、有保障、更幸福”的更高期待,临沂市零工市场十年发展,不仅是一座城市民生温度的生动体现,更是我国灵活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有益探索。如今,越来越多务工者在这座城市实现梦想、收获幸福。(记者 陈曦 通讯员 王金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