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甜玉米“种”出富民大产业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不久前,一场由山东省供销社大力支持、青岛市市北区挂职甘肃省临洮县干部对接指导的电商直播推介活动热闹开场。

直播间里,主播通过现场蒸煮试吃、对比展示,短短3分30秒的核心推介时段,观看人数峰值突破8万,成交订单9305单,累计销售74440棒高原生态水果玉米,创下新纪录。这背后,是山东省供销社与临洮县供销联社紧密合作打造的“生产基地+加工企业+电商平台”全链条模式在发力。今年来,该模式已累计帮扶销售临洮水果玉米300万棒,销售额达1020万元,带动农户普遍增收约1800元。

在临洮县红旗乡的田间地头,村民们弯腰穿梭,动作麻利地将一穗穗饱满的玉米掰下、装筐,路边收购车辆往来不绝,欢声笑语伴着玉米清香,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我种了十多亩甜玉米,一亩能收三千多斤,公司还保价回收,收入可比以前种普通玉米高多了。”红旗乡牟家村村民牟建斌一边忙着装车,一边高兴地说。

近年来,临洮县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户扩大种植规模,并通过打造特色品牌、推动农旅融合,积极引进甜玉米真空包装、速冻处理等锁鲜加工产业链,借助电商平台,让甜玉米产业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引擎”,带领群众在致富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宽。

在玉井镇岚观坪村,村民魏科今年首次尝试种植水果玉米。“一亩卖了2500多块钱,效益确实好,最关键的是企业跟我们签了保底回收合同,种出来不愁卖!”魏科所称赞的,正是定西彤欢彤乐食品有限公司推行的“订单农业”模式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保障。

这一模式不仅让魏科这样的种植户吃了“定心丸”,更在企业端得到积极响应。定西彤欢彤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振新表示:“我们在全县多个乡镇推广‘保价回收’,如市场价跌了,我们也按协议价收,就是要让乡亲们放心种、踏实赚。”这样的合作模式,不仅保障了农户收益,也稳定了企业原料供应,实现双赢。目前,企业已在太石、衙下、玉井、新添等乡镇与农户签订种植协议,预计明年种植面积将扩大到2000亩。

在衙下集镇紫松村,成片的甜玉米秆壮穗满,长势整齐。“今年我们重点推广了滴灌节水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精准灌溉和高效施肥,不仅节水超过30%,肥料利用率也大幅提升。”当地农技人员介绍,“同时,我们全面采用绿色防控手段,通过释放天敌昆虫、使用生物农药和布设太阳能杀虫灯等方式,有效控制病虫害,化学农药用量减少逾40%。”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不仅使甜玉米的亩产量提高了约15%,更显著提升了果穗的整齐度与甜度,为农户增产增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产业链延伸是提升附加值的关键。目前,临洮县正积极投资新建800万元的甜玉米及马铃薯加工项目,新建真空包装生产线1条,建成后可日加工甜玉米10万棒,预计年产值超2000万元。

从零散种植到千亩连片,从传统销售到直播爆单,从鲜食直销到精深加工,临洮甜玉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清晰地勾勒出一条依靠创新求变、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富民强县的“临洮模式”。(记者 吴舒睿 通讯员 郭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