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的浙江路桥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路桥经开区”)作为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路桥未来汽车城的重要板块、路桥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
今年以来,路桥经开区持续优结构、引项目。根据“3+3”布局全力招大引强,今年上半年累计招引亿元以上项目28个,排名台州全市第1,提前完成全区全年亿元项目招引任务,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个,居全市前列,展现出强劲的高质量发展活力。
打造再生金属“千亿交易平台、千亿产业集群”
产业兴,百业兴。
近年来,路桥经开区不断拓展以园区为载体的产业实施新路径,坚持项目立区、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形成了稳定的新产业生态系统。
当下,路桥经开区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车和再生金属两大主导产业。以特色主导产业再生金属为例,路桥经开区围绕金融体系、物流体系、标准化检测体系、国内回收体系、碳交易体系建设台州国际再生金属交易中心,全力打造再生金属“千亿交易平台、千亿产业集群”,当前年交易再生铜铝已超百万吨,带动台州及周边汽摩配、机电等下游产业产值近千亿元,助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目前,路桥经开区特色主导产业再生金属,大部分的回收、拆解、简单加工、贸易等关键环节不涉及研发,铜、铝等基础产品投入成本高,均导致企业研发配比不足;制造行业总体以粗加工或原材料输出为主,产品附加价值挖掘不足,高新技术植入存在基础性困难。此外,企业在科技转型升级提升上,经开区用创新之法挖掘企业增长潜力、用创新之力激活企业发展意识,不断在探索创新实践中破解产业高质量发展密码。
浙江巨东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应函扬表示:“我们从拆解阶段就开始布局下游的深加工,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我们将进一步向精加工方向延伸产业链。在铜、铝等领域,我们都将不断做强做大产业链。作为路桥本土企业,我们既要履行绿色低碳的社会责任,更要通过科技创新为行业提供解决方案。”
作为路桥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路桥经开区通过产业集聚创新、资源整合和生态协同,有效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就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同时,经开区为企业提供惠企便利服务,助力企业健康成长;以“一张蓝图绘到底”为发展理念,助力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截至2024年底,经开区范围内共有规上企业324家,高新技术企业132家,建成省级以上研发机构47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2家,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1家。
创新产业结构升级 增强区域发展活力
近年来,路桥开发区以“五个二”研发投入提升行动为突破,一体推进零地技改和提质创新,坚持稳重点、挖存量、促增量,走访重点企业、新上规企业,开展组团式服务和精准帮扶,及时归集研发数据。
聚焦区域特色主导产业,精准配置创新资源要素,重点打造金属再生交易共享实验室,深度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驱动再生金属产业转型升级。其中,浙江巨东股份有限公司推进共享实验室建设,持续深化技术革新、产学研合作;其子公司浙江巨鑫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智能制造系统,推动智能车间落地投用,推动生产效率提升3倍,能源利用率提高约18%,自动化覆盖率突破90%,每年可节省成本1000万元,实现降本增效。
浙江铭岛铝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黄勇表示,希望新成立的技术研发中心要做一个“三好”中心,一是引领好方向,把握发展趋势、做好前瞻布局,为公司发展提供更多好方向;二是增强好底蕴,夯实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总体跟随、局部超越的方式,实现新的突破,支撑公司长期发展,引领行业未来;三是创造好营收,把好技术转化好产品,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可成。
当下,铭岛公司成立吉利铭岛铝业技术研发中心,依托吉利汽车研究院筹建铭岛汽车研究院,通过自主创新,打破技术壁垒,提高核心技术研发能力,1月—6月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5.77%。
大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全力招大引强,主攻“3+3”,即汽车、再生金属、泛半导体3条产业链,以及人工智能、招才引智、本地企业扩大再生产3个重点领域。为推动再生金属基地二次腾飞,开发区抓好汽车首位产业强链补链,坚持对车载雷达、智能驾驶、线控底盘等细分赛道的前5头部企业进行全覆盖招商对接;聚焦泛半导体产业链,以全链思维谋划未来产业“无中生有”,今年以来,已引进镭明激光项目。同时,加强AI赋能,用好科创基金,进一步推动科创要素向开发区集聚。
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台州市路桥区作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和“主引擎”,坚持从实际出发,提前谋划,前瞻布局,做到“边开发、边集聚、边升级”。
持续盘空间、聚产业。2024年在路桥经开区峰江区块打了两场硬仗,全区供出工业用地3000亩,推动今年上半年经开区固投增长46%,接下来还将再拓3000亩,以峰江区块创新核为引领,加快集聚电驱动产业集群,坚持“产城融合、复合承载、弹性适配”,实现城市、产业、科创、人口、生态一体规划。
优化营商环境 民营经济向新发展
持续做服务、优环境。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之源”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支柱”,路桥经开区积极响应“加快民营经济创新区建设”号召,将服务和支持民营企业作为工作核心,积极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水平、人才创新活力、经济发展质效进一步提升,让科技创新营造高效生态。
在产业发展方面,结合资源禀赋、市场趋势,路桥开发区深入开展产业提质升级,为高端人才构建优质发展平台,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载体,大力推进青创空间、孵化园、电子商务园等人才中心落地路桥经开区。
畅通信息交互,助力人才作为。推进台州金创招商服务有限公司实体化运作,在招商环节同步收集投资意向与人才求职信息,及时匹配对接。路桥经开区稳步推进台州国际再生金属交易平台运营,目前平台已建成货物交易、价格指数、自然人交易等功能,为市场主体提供全链条服务。
革新服务理念,补齐服务短板。健全完善人才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加强“开发区—企业—部门—镇(街道)”四方协同。下一步,经开区在服务上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做好“引才”“留才”,为各类创新人才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
浙江路桥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路桥经开区在打造一流硬环境的基础上,加强新区创新机制、管理服务、创业氛围等软环境建设,致力培育良好的营商氛围。将持续开展园区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推进再生金属“双千”产业增值改革,打造路桥区再生金属、汽车零部件、二手车等产业全链条服务“一类事”事项清单,推动线上线下集成联办;探索国企股权投资、金融服务改革等新机制,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整合迭代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等系列政策,激发全域创新活力动力。(记者 曾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