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记者从第四届中国藜麦企业家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届大会将于9月14日—17日在河北省沽源县召开。大会以“沽源藜麦、蛋白质高”为主题,旨在打响沽源藜麦区域公用品牌,推动沽源藜麦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沽源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坝上地区,素有“三河之源、京津水塔”和“草原水城”的美誉。全县耕地面积205万亩,天然富硒土地42万亩,是全国惟一的规模化天然富硒藜麦产区。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沽源藜麦蛋白质高的特性,每百克蛋白质含量13.4克至15.5克,1斤藜麦的蛋白质相当于4斤优质牛奶。已形成集品种选育、种植、加工、销售、研发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获评“中国藜麦产业示范县”。
目前,全县藜麦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约占全国主要种植省区种植面积的五分之一,预计产量达到2万吨以上,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沽源县与中国农科院、中国作物学会藜麦专业委员会、河北省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10余家国内顶尖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全国首家藜麦创新中心和国内最大的藜麦联合育种基地,选育出新资源151个,获得河北省种子总站认定证书品种8个,特别是重点培育的“坝藜2号”,千粒重4.2克,亩均单产400斤以上,最高可达550斤左右。除此之外,沽源县已成立藜麦产业服务中心,连续10年出台藜麦种植奖补、藜麦产业保险、藜麦机械化社会服务等政策,并参与制定了《冀西北旱寒区藜麦栽培技术规程》,定期组织专家服务团队开展专项培训和技术指导,率先实现了从种植到收割全过程机械化管理。与此同时,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提升藜麦产品附加值,已培育引进了藜麦生产加工企业7家,建成符合ISO22000、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标准的生产线3条,2024年,沽源藜麦成功通过“有机食品”认证,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下一步,沽源县还将聚焦藜麦全产业链发展,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完善深加工产业链条;深化在农业领域的咨询合作,推进相关国际资质认证;强化市场营销体系建设,优化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深挖藜麦产业文化,建设全国知名藜麦产业文化中心;持续深化与秘鲁、玻利维亚藜麦原产地国家交流,加快推进沽源藜麦“出海计划”。通过实施企业赋能、品牌赋能、市场赋能、文化赋能、国际赋能“五大赋能工程”,全面打造“中国藜麦第一县”。(记者 付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