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的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零碳智慧管控中心,巨型屏幕上跃动的数据流如同钢铁工业的“数字脉搏”,实时呈现着从原料场到转炉炼钢车间的全流程生产图景。操作员轻点鼠标,车间设备运转状态、工艺参数、人员定位等信息瞬间呈现,设备之新、技术之先进,让人心生感叹,一改钢铁工人原来“头顶落灰、身上沾灰、脸上黢黑”的状况。
石横特钢作为一家集焦化、炼铁、炼钢、轧钢、发电、机械制造、钢铁物流于一体的大型民营钢铁联合企业,45项重点经济技术指标中,27项居国内行业前三、41项居行业前十,锚杆钢销量占据全国市场60%,是山东省建筑钢材最全的钢铁企业,也是国内优质精品钢生产基地。
智能工厂作为实现智能制造的主要载体,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主战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当行业还在讨论“机器换人”时,石横特钢已构建起覆盖L1至L5级的五级智能化体系,将基础自动化控制、过程自动化、产线智能化管理等模块深度融合,形成全要素集成的智能生产矩阵。
这种前瞻性布局在今年结出硕果,不久前,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精品特种钢全要素集成优化智能工厂入选工信部2025年度卓越级(国家级)智能工厂,成为泰安唯一、全省27个入选项目中的佼佼者。更令人瞩目的是,其零碳智慧管控中心已实现每分钟50多万个核心数据的生成与检测,建立关系型数据模型170多个,时序数据模型110多个,达到了实时掌控运营状态,科学决策、智慧决策的效果,成为山东省全面完成数字化改造的钢铁集群。
在连铸坯智能定重定尺车间,“数字工匠”正在精准控制每块铸坯的重量误差,大幅提高了产品合格率,石横特钢通过深入挖掘工艺数据,运用数据挖掘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技术,建立了在线模型,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精准、实时和闭环控制,是世界先进、国内首套过程控制系统。同时,项目还引入了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机器人、无人天车等先进制造单元,实现了棒材、线材、型材全链条的智能化运行。
真正的智能转型不是设备叠加,而是系统重构。石横特钢打造智能一体化协同平台,按照信息物理系统架构设计,涵盖了感知和控制层、单元级业务层、系统级整合层以及行业级云平台,实现了从基础自动化到决策支持级的全层级贯通。通过集成ERP、MES、质量管理、能源管理等多个信息系统,项目实现了生产、能源、物流、安全、计量等环节的协同管控,显著提升了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本质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系统性变革。石横特钢的实践表明,当传统产业插上数字翅膀,不仅能实现降本增效,更能培育出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肥城持续深化智能制造推广应用,精准把握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发展的黄金窗口期,大力实施科技创新计划,以企业为主体,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助推产业升级、提质增效,引导企业加速“智改数转”步伐,分层分级系统推进智能工厂建设。
数据显示,2025年,肥城31个项目入选先进级(省级)智能工厂、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其中,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精品特种钢全流程智能示范工厂等6个项目入选先进级(省级)智能工厂,肥城新华印刷有限公司先进工业网络应用场景等25个项目入选智能制造优秀场景,项目总数居泰安首位。(记者 陈曦 通讯员 纪宗玉 宋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