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农业机械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创新。其中,智能化茶叶机械设备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加工装备,在茶叶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辖区的浙江绿峰机械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茶叶机械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致力于研发先进、高效、节能的茶叶机械产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基本策略,不断推出新产品,“绿峰”茶机已行销全国各产茶大省并得到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绿峰”牌节能型扁茶生产流水线制茶品质优良,工艺性能可靠,工效高,成本低,节能环保,在茶机行业技术领先,2002年5月通过浙江省省级新产品鉴定;经省内外三十多家制茶企业用户使用,普遍反映性能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一直以来,传统的茶叶加工过程需要大量人力投入,并且容易出现误操作导致产品质量下降。而智能茶叶机械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实现了加工过程的智能化操作。它可以根据预设程序进行精确控制,并且能够持续稳定地工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它以革新农业、提升品质为中心,带来了许多好处。
如何进一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通产学研合作的“最后一公里”,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浙江绿峰机械有限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学研协同,成功研制出模块化、参数化的制茶设备,针对揉捻力度、杀青温度、干燥时长等核心工艺参数的差异,绿峰技术团队不断地深入各地茶企生产一线,与制茶专家联合攻关,成功研发出独特的模块化设备解决方案。茶叶企业在茶叶加工环节中引进和数智化控制模块,通过智能控制,规范做青、烘干等加工环节工序,提高标准化水平,增加效益。绿峰机械高效节能清洁化茶叶机械流水生产线,综合使用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等技术,实现了茶叶加工全过程自动化控制,茶叶从鲜叶到成品“不落地,不沾手”。无论是色泽、香气还是口感,都能达到更高水平。
坚持自主创新,引领茶机工业化。浙江绿峰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红茶机械加工设备通过萎凋、揉捻、解块、发酵、动态脱水、初烘、冷却回潮和复烘8道加工工艺组成智能化红茶加工生产线。其中红茶加工制作中关键设备发酵机组(发明专利产品),发酵是茶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此过程伴随氧化、聚合等一系列生化反应,主要影响红茶特定品质形成智能化发酵机特点:1.自动控制箱体内循环控温通风,实现低温加湿、风动。2.采用热泵技术控温、控湿,仓内配置降压平衡机构。3.通过计时系统红外技术等多数据交互,可以实现发酵叶的自动上出料、输送等环节。通过多次实验分析和感官品质鉴定,智能化发酵机的富氧发酵可以使发酵叶里芳樟醇含量高出市面上其它同类型产品的发酵叶,芳樟醇及其氧化物含量则有利于红茶香气品质。智能系统以不同发酵时序下的在制品,结合计时系统红外技术和不同智能算法,建立了红茶发酵定量分析模型,实现了数字化生产中的发酵工艺。
多年来,企业建立多维度机制院校产学研融合与各地茶企单位因地制宜开展技术攻关,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公司还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茶叶加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加工机械设备生产线,提高产品品质,推动茶产业发展壮大。
记者调研了解到,浙江绿峰机械有限公司党支部是华中农业大学园林学院茶学系教工党支部在校外产学研的合作基地,校企双方党支部党员均认为新时代茶学人一定要秉承在茶机行业中“做好茶机,服务茶农”的初心,不断践行推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兴茶利民,协同发展”的使命。多年来,为来自云南、贵州、湖南、湖北、重庆、四川、广西、江西、浙江、江苏等茶区的茶叶企业管理者和一线生产者,义务开展多轮次红茶生产理论与机械加工实操相结合的培训,经过智能化茶叶机械培训学习,可以精确地控制参数和加工技术,能够保证茶叶在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提升品质。
浙江省农业机械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王亚飞表示:当前茶叶生产正加快向智能化流水线方式转变,各类茶叶加工成套设备不断研发应用,成套设备行业标准也不断制定和修订,茶叶加工成套设备也列入农业农村部购机补贴议事日程,相信在茶叶机械产学研推用各方的推动和扶持政策的助力下,茶叶机械行业必将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中,智能茶叶机械设备在农业加工领域广泛应用,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它不仅改变了传统茶叶生产方式,还推动了相关技术和设备的数智变革发展,使得农业生产更加智能、高效,并且为茶叶行业带来了更多机遇。
浙江绿峰机械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化茶叶机械和茶叶加工过程的其它设备作为一种革新农业、提升品质的重要工具,在茶叶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品质、降低劳动强度和节约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推动着农业现代化进程。下一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要不断地研发核心产品,才能在市场上走得更远。智能智慧的茶叶机械将在未来乡村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记者 曾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