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推广学习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遴选确定10个质量强县(市、区)培育建设创新案例,青神县名列其中。
青神县实行“网格+科技”打造县域质量监管新模式,通过机制创新、科技赋能、网格覆盖等推动县域质量安全监管从一元管理向多元治理转变。
探索形成县域质量监管基层治理“139”工作法。坚持“群众路线”一个总原则,形成“政府主导、部门主抓、群众主体”三位一体监管模式,细化落实“建立一个机制、研发一个平台、建好一支队伍、实施一个评价、开展一个抽查、推广一个公示、设立一个‘前哨’、夯实一个支撑、强化一个维权”“九个一”具体措施,将质量工作与基层治理、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协同推进。
“青质安”系统促数字转型。县财政投入300万元建设青神县质量安全基层治理系统(“青质安”),将农村消费品、食品、药品、农产品等产品质量监管全部纳入数字监管平台,实现传统监管向数字监管转变。
“网格化”延伸质量监管末梢。依托党委政府基层治理体系,组建以网格员、片长、村社干部、群众代表为主体的质量协管员队伍,建立健全“县-乡-村-质量协管员”四级联动机制,形成多部门、多领域、多探头的农村产品质量监管网格化基层治理体系,打通监管“最后一公里”。(记者 戚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