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硒贡茶 大山深处的一点亮光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在云南怒江大峡谷深处的福贡县鹿马登乡布拉底村,群山环抱间常年云雾缭绕,一股科技力量正悄然改变着这里的农业格局。福贡县硒元素茶业有限公司在这里扎根,用科技创新破解了缺硒土壤的发展瓶颈,不仅让普通茶园升级为富硒茶园,填补了云南富硒茶产业的空白,更让“福硒贡茶”走出大山,走进知名商超,为深山群众带来了增收希望。

布拉底村村民正在茶园采茶(唐双荣 摄)

云南虽有“植物王国”之称,多样的生态环境适宜农业发展,但复杂的地质条件导致硒元素分布零散,富硒特色农产品一直是当地稀缺资源。硒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大健康消费需求上升的当下,富硒产品成为市场热点。面对这样的市场机遇和本地缺硒的先天制约,福贡县硒元素茶业有限公司直面难题,以科技创新寻找突破。

企业负责人唐双荣看中布拉底村独特的自然条件:“这里的适宜的气候和纯净的空气、土壤,是培育优质茶叶的天然基础。”带着对当地生态的敬畏和发展特色农业的情怀,福贡县硒元素茶业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将1100亩零散坡地整合为连片茶园,总投资949万元中,894万元专门用于茶园基地建设,从灌溉管网建设到土壤结构改良,确保每一寸土地都能达到高端茶的生产标准。

福贡县硒元素茶业有限公司茶园(石智坤 摄)

要在缺硒土壤里种出富硒茶,难度不小。企业从一开始就明确,唯有科技才能打破自然条件的局限。他们聘请省内外农业专家团队深入茶园,量身定制土壤改良方案,摒弃传统研发路径,转而采用独自研发的技术活化硒元素,让茶叶在生长过程中自然吸收、富集硒成分。

经过无数次试验调整,首批260亩茶园成功转型为富硒茶园,产出的8.5吨富硒干茶经检测,硒含量完全符合国家标准,且茶汤醇厚、香气悠长。这些茶叶总价值达1900万元,销售单价达到了2520元/公斤,不仅刷新了市场对怒江茶叶的价值认知,展现出富硒茶的高附加值潜力,更在缺硒土壤上实现了“点石成金”。

在竞争激烈的大健康产品市场,品质是立足之本。福贡县硒元素茶业有限公司构建了全链条品质管控体系锁住茶香和硒元素活性。对品质的坚守换来了市场认可。富硒茶粉、茶饮料等深加工产品不仅远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斯里兰卡等国,还成功进驻知名商超胖东来。此外,腾冲科学家论坛将其选为指定用茶,山西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软国际集团等单位也批量采购,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福贡县硒元素茶业有限公司茶园(徐进春 摄)

产业发展的红利正逐步惠及当地群众。茶园从开垦、种植到采摘、加工的各个环节,都优先聘用本地村民,成为强劲的“就业引擎”。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带动当地村民用工超6000人次,日均劳务报酬120—160元,让到茶园务工的村民人均增收约2万元。周边416户“三类人员”和监测对象共1863人,全部实现就近稳定就业,为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筑牢了根基。

如今,在怒江州及福贡县各级相关部门支持下,企业正沿着“科技+生态+品牌”的路径,一方面深化与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探索更高效的硒活化技术和茶叶品质提升方案,2026年将富硒茶园面积扩大至5000亩;另一方面配合政府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带动周边农户增收,构建更完善的“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福贡县富硒茶产业园春景(唐双荣 摄)

从缺硒土壤里的“不可能”到富硒茶园的“新图景”,福贡县硒元素茶业有限公司的实践为云南特色富硒农产品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正如企业负责人所说:“希望我们这束来自大山深处的一点亮光,能点得更亮照得更远。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打磨‘福硒贡茶’品牌,让富硒茶成为更加惠民的生态产业。”(记者 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