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聚动能 跑出加速度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走进云南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南伞园区,轰鸣的机器声与咖啡的醇香、茶的清香、坚果的焦甜交织,高精度绗缝机在数控程序指引下缝制出一件件精美的衣服……各企业生产线开足马力,争分夺秒赶制订单,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2024年,南伞园区全年营业收入突破21.52亿元,同比增长28.4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29.1%。这一亮眼成绩,源于镇康县坚持“岸城园”一体化、清水河南伞一体化、境内境外一体化“三个‘一体化’”发展战略,园区“聚”的效能初步显现,南伞园区作为临沧边合区“一核两翼”“翼”的作用更加凸显。

规划引领:园区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镇康县积极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面向“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云南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陆上捷径通道,按照临沧边合区“一区三园”总体规划和“一核两翼、一轴一带、轴带联动”的空间布局,南伞园区总规划面积15.51平方公里,着力打造“一园六区”产业发展布局,构建“两主两辅”的现代产业体系,以外向型消费制造为主导,打造产贸融合的外向型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最终与孟定核心园区、永和园区形成功能互补、产业互补、资源互补、区位互补、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

目前,园区共有10个在建项目,总投资61.8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0.2亿元。智能物流园、农特产品加工产业园、轻纺产业园、冷链物流园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为园区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资源转换:特色产业聚链成群

在云南临沧缅应边贸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的茶叶加工线上,工人正赶制龙珠茶订单。企业依托“边民互市+落地加工”模式,收购缅甸优质茶叶资源,精加工后通过电商销往全国。“今年来,我们共收购缅甸茶叶3000吨,带动境内外就业近百人。”公司董事长王云飞说:“政府从厂房补助到通关便利全程护航,让我们安心拓市场。目前,我们企业被镇康县民政局核准为镇康县大叶种茶研究院,正研发茶黄素衍生品,探索茶旅融合发展路径,推动茶叶从农产品向文化载体升级。”

云南镇康哈里咖啡庄园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自动分拣机正精准筛选咖啡豆,7S车间实现烘焙、包装全流程自动化。“我们采用‘种植+加工+跨境电商’模式,年产能达1000吨,2025年预计产值能达1500万元。”公司总经理陈小凯介绍,未来,公司将聚焦“全环节升级、技术攻坚、品牌赋能”三大方向,打造智能化、绿色化咖啡产业链,并探索AI智能应用,建设辐射区域的咖啡特色产业“园中园”。

镇康县众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车间内飘散着坚果的焦甜。作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拥有4600亩种植基地,辐射带动15.2万亩,形成从种植到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同时,成立了邓秀新专家工作站,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正引领传统产业向智能化转型。2024年,镇康县临沧坚果干壳果产量达0.86万吨,工农业总产值突破2.6亿元,成为边境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目前,南伞园区已聚集5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含3家规上企业),拥有13条生产线,坚果加工年产能9万吨、咖啡加工年产能2000吨。2025年1—6月,园区实现营业收入6.32亿元、增长28.72%,“龙头”作用日益凸显。

创新驱动:数字产业园孵化新动能

2023年8月,镇康数字创新创业产业园开园,成为边境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平台。园区运营方镇康共创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廷亮介绍,产业园以“助力壮大口岸、园区经济发展”为目标,以“集聚—补链—创新—人才培育”为路径,按照“新兴业态牵引、平台企业牵引、示范项目牵引、先进典型牵引”模式,打造数字经济示范项目。

目前,产业园孵化培育39家企业,成功申报省级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各1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户、创新型企业1户、科技型中小企业3户。

护航发展:营商环境成“金字招牌”

“今天参加‘副县长+局长面对面接诉’活动,部门当场回应诉求,效率非常高!”云南镇康哈里咖啡庄园有限责任公司行政经理李凤泉说道。这得益于镇康县创新推出的“三诊疗法”服务机制。

近年来,镇康县通过“分管副县长+局长”联合接诊、“助企服务团”上门问诊、“领导挂包+企业大拜访大走访”定期巡诊“三诊疗法”服务靶向发力;制定实施《镇康县选派2025—2027年助企服务团工作方案》,对“四上企业”开展常态化“一对一”服务;建立民营企业恳谈会议制度,2025年以来累计走访小微企业、农民合作社、个体户、家庭农场、种植养殖大户等经营主体24884户,走访覆盖率87.06%。纳入“申报清单”1435户,经工作专班审核后,纳入“推荐清单”1363户,“推荐清单”内经营主体获得授信1248户,累计授信金额5.49亿元,发放贷款金额3.79亿元;由县领导带队走访215家企业,收集到企业需要帮助协调解决的困难和问题155个,现场解决困难41个,上报协调84个。

与此同时,园区配套持续完善,中缅友谊医院、保障性租赁住房等设施相继投用,为企业入驻提供全方位保障。

“让企业留得住,能发展——这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南伞园区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李艳表示。

在“一带一路”倡议与云南省辐射中心建设的浪潮中,南伞园区以“三个一体化”为引领,跑出了边境高质量发展的“镇康速度”。从智能物流园拔地而起,到咖啡、坚果产业链向高端化跃升;从数字产业园孵化创新动能,到“三诊疗法”机制破解企业难题——这座国门园区正以“边”为媒、以“链”聚力、以“新”破局,书写着“岸城园”融合发展的生动答卷。随着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与营商环境迭代升级,南伞园区将成为中缅经济走廊上的产业高地,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开放标杆,让更多企业在这片热土上“扎根生长、枝繁叶茂”。(记者 郑义 通讯员 李丽君 何元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