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委书记黄琦:小种子撑起大粮仓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2025年9月16日,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四川省庆丰收活动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委书记黄琦表示,罗江是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和国家级油菜制种大县,制种产业“全国领跑”,油菜种子产量约占全国油菜用种量的20%。“宜香优2115”“品香优秱珍”等50个新品种百花齐放,呈现“小种子撑起大粮仓”的科技力量。

近年来,罗江区紧紧围绕“稳面积、提质量、增效益”目标,在全国率先推广了“水稻+油菜”双季轮作制种模式,获评2024年“全省种业工作突出单位”。

黄琦介绍,罗江按照“一园两团、多点连片”的布局,规划打造50平方公里的国家级制种基地,以“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五化为标准,持续推进田块整治、灌排配套、路网优化等基础设施提升,着力建成集科研、生产、加工、贸易、展示于一体的“种业公园”。目前,全区制种面积达5.8万亩(其中双季制种面积突破1万亩),年产优质种子970万公斤以上,在长江流域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

罗江积极与中国科学院、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合作,重点攻关茬口衔接、品种选育、机械化制种等关键技术,目前已建成种业试验站和研发基地2个、技术示范片1100亩,成功选育“罗油188”“罗油5号”“罗油11”3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罗字号”新品种,实现了本土育种“零”的突破。

同时,罗江大力推广无人机授粉、两段机收等新技术新方法,推动油菜制种亩产达150公斤、水稻制种亩产达200公斤,实现亩均净利润3500元以上,是传统种植模式的5倍。

记者注意到,罗江深化与龙头企业的合作,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行“半托管”“全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模式,有效实现种业生产节本增效。目前,全区已集聚制种企业3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80余个,引进“育繁推”一体化企业3家,通过“订单农业”带动5000余户农户参与制种。2024年,制种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万元。

黄琦表示,下一步,罗江将继续以“双季制种”为核心,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强化科技支撑,扩大带动效应,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种业高地,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多罗江力量。(记者 戚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