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果飘香。金秋时节,在有“中国鸡心果之乡”美誉的内蒙古开鲁县,一瓶瓶金黄色的鸡心果酒带着巴氏杀菌的温度“走”下生产线,开始投放市场。一颗小果子,串起了致富产业链。
在内蒙古百年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果酒车间,空气中弥漫着特殊的果香。工人们正在鸡心果酒生产线上忙碌着,鸡心果酒经过灌装、质检、压盖、风冷、喷码、贴标、装盒等一系列精密操作后进入装箱区,一会儿工夫,工人们便将封好的果酒箱整齐有序地堆叠成垛。
“我们这款鸡心果酒,保持了鸡心果的原汁原味,它有三香,分别是浓郁的果香、发酵香,还有陈香。”说起开始批量上市的鸡心果酒,内蒙古百年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清军如数家珍。
开鲁县是鸡心果原产地,现鸡心果栽植面积10万亩,年产量超过1亿斤。近年来,开鲁县着力打造果品精深加工体系,延长产业链,提升鸡心果的附加值。
内蒙古百年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华老字号”企业,始建于1898年,“开鲁老白干酒工艺”被列为通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3年,内蒙古百年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开始研发鸡心果酒酿造技艺。经过精选、清洗、破碎、压榨、发酵、陈酿、精滤、调制等一道道工艺,鸡心果完成华丽变身,身价也提升了8-10倍。
王清军表示,公司鸡心果酒年设计产能500吨,年可消化鸡心果1500吨左右,现已完成广东、江苏等地的多个订单。鸡心果白兰地、果汁、果醋、膳食纤维等系列产品已列入待开发计划,公司将进一步延伸鸡心果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一直以来,开鲁县鸡心果以销售鲜食果为主,占总产量半数以上的非标果、等外果市场空间小、销售价格低。为保障果农收益,打破“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困局,开鲁县成立鸡心果产业专业招商组,聘请科研“国家队”量身研发果酒、冻干脆片等加工制品,让更多果农分享到产业增值收益,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全县已培育引进鸡心果酒、果干果汁、果脯果丹皮等加工企业10余家,年加工能力达2万吨。(记者 宫立灵 通讯员 邱琦 胡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