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科技厅创新机制提高科技服务民生质效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今年以来,湖北省科技厅认真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十大民生项目,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将科技服务民生项目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以科技特派员服务农业生产一线为切入点,坚持结果导向、突出重点任务,加强谋划、全面推进科技服务民生项目落地见效。截至8月底,湖北省科技厅牵头负责的3项科技服务民生实事均已全面完成,累计服务企业、合作社、示范基地等1048家,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1018项,培训农业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农技推广人才等10135人次。在近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十大民生项目工作通报中,“湖北省科技厅‘千镇千站’助力农业增产增收”被推荐为受欢迎、成效好的典型案例。

一是上下联动,构建一体化工作格局。制定出台了《省科技厅科技服务民生项目实施方案》,建立了“综合协调—纵向联动—横向协同”互补互动机制,会同有关高校院所、市县科技管理部门,积极组织开展科技人才集中服务月、乡村振兴实用技术成果发布对接、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技术需求对接等活动,推行政策解读、技能培训、技术指导、成果推广等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实施科技特派员惠农下乡行活动26次,形成齐抓共管、高效推进的工作格局,实现全省17个市州全覆盖。

二是以企业为主体,梳理创新需求。依托983家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组织收集企业和产业技术需求,形成技术需求清单,动员科技人员与服务地区、服务企业精准对接,构建“精准服务+技术下沉”惠民模式。今年以来,共支持服务企业牵头实施科技项目95项。

三是以成果为核心,开展创新服务。组织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长江大学等8家主要派出单位,下田间、进车间、入企业,发放技术资料5000余册,集中推介新技术、新成果。以“实用技术赋能振兴”为主题,将乡村振兴实用技术大赛遴选的200项优秀实用技术在全省推广,引导签订转化应用协议395个,形成了“覆盖全省、县乡村直达”的实用技术推广模式。

四是以人才为纽带,实施创新协同。联动省农业农村厅“头雁”工程、省农科院农业科技“五五”工程等活动,建立完善分层分类、辐射带动的长效服务机制,以现场教学、互动交流、实地指导为重点,全方位开展农业科技人才培训,线下举办专场活动91场次,线上举办科技直播12场次。

五是加强统筹,按时按序稳步推动。加强与“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统筹。将科技服务民生项目列为年度重点工作,通过处室合作,形成每周调度、季度汇总、定期核查、专项推进模式。加强与科技特派员工作统筹。引导科技特派员与“三区”科技人才共同协调,在建机制、惠农行、强服务、育人才等方面持续发力,打通科技服务民生的“最后一公里”。(记者 余惠玲 通讯员 姜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