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陇原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甘肃省临洮县田畴间,甜玉米颗粒饱满、清甜四溢;山坳里,小百合圆润莹白、破土而出;菜园中,鲜辣椒缀满枝头、色泽鲜亮……眼下的临洮,正以特色产业为笔,以农户增收为墨,徐徐铺展一幅“多点开花、全域提质”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农企携手“保价”
种下安心致富粮
“一亩地能卖2500多块钱,企业兜底回收,咱种粮再也不愁卖了。”在临洮县玉井镇岚观坪村的甜玉米种植基地,村民魏永海手捧饱满的玉米棒,脸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田地里人声鼎沸、机器轰鸣,村民们分工协作,采收、搬运、装车,忙得热火朝天,金黄的玉米堆成小山,处处是丰收的热闹景象。
走进定西彤欢彤乐食品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刚从田间运来的甜玉米正通过流水线进行清洗、分拣、加工,新鲜的玉米香弥漫车间。
今年,岚观坪村主动对接东西部协作企业——定西彤欢彤乐食品有限公司,签订甜玉米保价回收协议。企业根据市场价动态调整保底价,既保障农户收益,又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全村200多亩农户种植田、100亩集体种植田同步丰产,仅集体种植的100亩地,首茬就收获100吨,加上后续第二茬,村集体经济预计能增收4万元至5万元。”岚观坪村党支部书记李荣算了一笔“增收账”。
“我们已与玉井镇、太石镇、衙下集镇等多个乡镇的农户签订合作协议,不仅保价回收,还会派技术员上门指导种植,同时提供务工岗位。”定西彤欢彤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振新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以“技术+就业+保价”三位一体模式,带动更多农户参与甜玉米产业,让“小玉米”长成“大产业”。
“破土”成金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清晨的站滩乡新寨村,薄雾还未散尽,田间地头已响起锄头开垦的“咚咚”声。随着锄头落下,一颗颗裹着湿润泥土的百合从土里“探”出头,圆润饱满、莹白如玉。“咱们的百合个大味甜,早就被客户盯上了,采收前订单就排满了,今年全村百合产值肯定能突破1000万元!”新寨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平指着满地的百合,语气中满是自豪。
为让百合产业“稳得住、能致富”,站滩乡提前谋划,协调多辆运输车辆,搭建“田间到市场”的快速通道,让新鲜百合第一时间运往全国各地。从8月下旬开始,百合基地每天都有60余名村民务工,采收期可持续两个多月,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
“我家3亩地都流转给了合作社,平时在基地干活,一天能挣150块钱,年底还有土地租金分红。现在百合开挖,活儿更多了,收入还能再涨一截!”村民李玉玖一边麻利地分拣百合,一边给记者算起了“收益账”。目前,站滩乡百合种植面积已超1800亩,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不仅让闲置土地“活”了起来,更让百合成为村民的“致富果”。
“小小的百合,是我们推进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下一步将继续延伸百合产业链,探索深加工、品牌化发展路径,对接更多优质合作商,为乡村振兴铺就更宽广的道路。”站滩乡党委书记靳海军表示。
订单种植“稳价”
辣椒枝头结硕果
“你看这辣椒,表皮光滑、辣味十足,一摘下来就透着新鲜!”在洮阳镇六合村的辣椒种植基地,村民王映花举着刚采摘的辣椒,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初秋时节,田地里的鲜辣椒迎来首次采收,细长饱满的果实缀满枝头,村民们穿梭在辣椒垄间,手指翻飞间,一串串鲜红的辣椒便装满了竹筐,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六合村创新采用“公司+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订单生产模式,聚焦辣椒产业提质增效。“通过科学种植,辣椒亩产量能达到5000斤以上,而且果型周正、色泽鲜艳,一上市就得到了收购商的认可。”辣椒种植基地负责人赵振海介绍,为让农户“种得放心、卖得安心”,合作社与收购商约定每斤最低2元的保底价,彻底打消农户的销售顾虑。
丰收的成果,让更多村民看到了特色产业的潜力。“今年我种了15亩辣椒,长势好、销路顺,算下来能挣不少钱!明年我打算把家里剩下的几亩地也改种辣椒,跟着合作社一起干!”村民陈海龙一边忙着将辣椒装箱,一边兴奋地规划着明年的种植计划。
目前,首批采收的辣椒已通过冷链物流陆续发往四川、陕西等地市场,此次采收将持续10天左右,总产量可达20万斤,为当地村民带来首波丰收红利。小小的鲜辣椒,正成为六合村村民增收致富的“红火火”产业。
“下一步,临洮将以特色产业为纽带,串联起农户、合作社、企业的发展合力,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让农户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绘就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壮美画卷。”临洮县副县长何小红表示。(记者 吴舒睿 通讯员 史海龙 马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