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今天的活动是深化思政教育一体化的一次探索与实践,还需要各学校深耕细作,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9月30日,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教学研讨暨理论宣讲活动在撮镇中学举行。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共同体学校作为联盟试点校,要持续深化“一体化”思维,以本次教学研讨、理论宣讲为契机,建立各学段思政教师常态化交流机制,打破“学段壁垒”,共同打磨更多“衔接紧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优质思政“金课”;要坚持守正创新,既要用好身边的红色资源,也要结合学生实际,通过优质短视频、研学实践等丰富育人载体,让思政课“有意义”“有意思”。
活动分为无生上课、理论宣讲、专家点评等三个环节。来自区域内小学、初中、高中、院校等四位优秀思政课教师代表聚焦“弘扬抗战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这一主题,根据本学段学生特点进行无生上课。县教体局“知行π”思政宣讲团成员、肥东一中思政课教师张静结合肥东红色资源及身边的优秀育人案例等作主题宣讲,撮镇中学部分师生聆听了宣讲报告。
“四节课整体呈现了学段衔接有梯度、主题聚焦有深度、教学设计有温度的鲜明特点。”点评环节,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董彩荣、撮镇中学党委书记杨开清,县教体局教研室学科教研员丁祖全、郑章菊,部分教师代表分别作主题发言,既肯定了活动前的集体备课成效,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小学段的《我们的国土》融合了九三阅兵内容,以视频的方式生动呈现守护国土的军人英勇气概;初中段的《捍卫国家利益》紧扣“民族精神”相关章节,引导学生从“知历史”向“懂精神”过渡,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高中段的《弘扬抗战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将抗战精神与民族复兴有机融合,通过小组合作、深入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抗战精神的深刻内涵;院校的《赓续红色血脉 砥砺青春担当》深度解读抗战精神,结合红色圣地金寨县的革命史、发展史等感悟时代伟力,引导大学生深刻领悟并践行“工匠精神”,让青春在技能强国征程上绽放光彩。当然,几节课在衔接性、实践性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各学段思政育人的着力点,在具体内容、呈现方式上进一步优化,避免各学段内容的机械重复。大家各抒己见,氛围浓厚。
为进一步推进肥东县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2025年7月,肥东县教体局与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经多轮商讨并达成共识,按照就近就便原则,组建了“1+9”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共同体。9月28日,共同体学校在撮镇学区中心学校开展主题式集体备课,期间,与会思政课教师就如何上好这节思政课进行充分交流,为此次教学研讨活动顺利举行打下了基础。(记者 吴昊 通讯员 昂卫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