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有机更高产 让科技更“接地气”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山西晋中农高区、山西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大同市农技推广中心等单位的专家们齐聚山西省灵丘县田脊梁种养专业合作社,对合作社的有机旱作谷子技术体系开展现场测产工作,旱作谷子酵素有机种植示范田理论亩产达到816斤。

谷穗金黄迎丰年。(崔永江 摄)

 田脊梁酵素种植示范区的种植技术源自“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核心是“农用酵素驱动农废循环土壤保肥保墒技术体系”。这一技术体系以田脊梁种养专业合作社为科研基地,通过农用酵素的创新应用,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有效提升了土壤肥力与保水能力,为谷子生长提供了优良的土壤环境。在种植过程中,农用酵素不仅能抑制土壤病原菌、减少病虫害发生,还能活化土壤养分,促进谷子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实现产量与品质的双重提升。

测产过程严格遵循规范流程,从地块面积测量到谷穗数量统计,再到籽粒重量核算,经过多轮数据汇总与计算,最终测产结果出炉,该旱作谷子酵素有机种植示范田理论亩产达到816斤。这一成果突破了有机种植“高品质低产量”的传统认知,为有机旱作农业的高产高效提供了新的技术样本。(记者 席兆平 通讯员 马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