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不放松,生产不停工。“双节”期间,湖北省襄阳市湖北马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牌轮毂”)的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正在为海内外主流汽车品牌赶制一批批高端轮毂产品。“一线170名员工分两班,人歇机不歇,24小时不间断赶制订单。”马牌轮毂生产副总汪洋说,进入三季度以来,企业共接到约六万只轮毂订单,其中海外订单达三万只,目前已完成总量的80%。
湖北马牌智能科技公司是南漳汽车产业链的“拓荒”项目,集轮毂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总投资10亿元,分两期建设,致力打造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锻造轮毂生产基地。公司于2024年6月投产,日加工轮毂800余只,拥有研发专利技术46项,生产的锻造轮毂比铸造轮毂轻30%,强度提高2-3倍,满足越野车、赛事车、军工车等各种特殊车辆需求。今年以来,企业通过生产线智能化升级,加快达产释能、技改提能步伐,跻身国内外一线汽车厂商的“朋友圈”。
“产品销售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市场,生产轮毂供给奔驰、宝马、凯迪拉克、本田、丰田、大众……”马牌轮毂生产经理任小虎自豪地说。
随着汽车消费进入个性化时代,轮胎轮毂市场发展迎来新的增量机遇。马牌公司今年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铸造、锻造车间里的自动化数控加工与机械手高效配合,使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生产。“只要车主能想出来,我们就能做出来。”任小虎介绍,公司的设备可以满足5000多种型号的轮毂生产,客户只需要提供一张图片,甚至表达自己的需求,就可以设计加工出让对方满意的产品。
在马牌公司二期铸造车间,机械手精准抓取,配合铸造机实现快速生产。企业自主研发的旋压工艺,在40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对轮辋进行旋转冲压,整个工序需要2分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主要改变轮辋部位的金属内部结构,使其强度更高、韧性更好、重量更轻、使用寿命更长。”马牌轮毂技术部部长张前介绍说。
目前,湖北马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已建成涂装线5条、锻造生产线2条、铸造线1条,具备年产40万只轮毂的制造能力,并带动当地200多人就业。截至目前,一期锻造车间聚焦高端定制化领域,稳产轮毂日均800只,二期铸造车间瞄准规模化量产,日产量突破1000只,正全力冲刺月产3万只的目标,向年产值突破1.5亿元的目标迈进。(记者 余惠玲 通讯员 胡振兴 黄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