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海南省临高县召开“强化民生保障增进民生福祉”专题新闻发布会,相关部门围绕教育资源、育儿补贴、民政救助、住房保障、就业创业等领域工作进展及政策措施进行集中发布,并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在教育领域,临高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近三年,临高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累计达30.8亿元,不仅给51所公办学校装了空调、为9所学校改了热水系统,还新增学前教育学位2610个、基础教育学位4360个,缓解“入园难”“入学难”。同时,近三年发放资助金1.17亿元,办理助学贷款3.04亿元,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困难失学。此外,通过集团化办学带动26所弱校提质,今年新增185名教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四率一分”连续三年“四提一降”。临高县教育局副局长邴丽娜表示,下一步,临高将持续优化县域教育布局,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好上学、上好学”的热切期盼,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让临高县的教育民生保障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针对家长关心的育儿补贴申领问题,临高县卫生健康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县疾控局局长王芳说,2022年1月1日后出生、3岁以下的婴幼儿,每孩每年可领3600元补贴。2025年前出生的孩子,家长需在今年12月31日前申请,首次集中发放预计在12月20日前完成。家长可通过支付宝、微信线上申领,也能到婴幼儿户籍地乡镇线下办理,仅需提供婴幼儿信息、申领人信息及收款账户,补贴直达账户且免征个税,不影响低保等其他救助待遇。
在推动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会事务等领域方面,临高全县低保覆盖率提升至3.4%,位居全省首位。截至目前,保障城乡低保对象约1.7万人、特困供养人员1900人,累计发放低保、特困资金超9600万元,国庆中秋前还向1.89万余名困难群众发放945.2万元一次性补贴。养老服务方面,引进企业运营县社会养老院,升级改造4家敬老院,将特困老人每日伙食标准提至25元,还为4893名特殊困难老人购买了意外险;在残疾人福利方面,精准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近2000万元,惠及近10万人次;在殡葬改革方面,解决了高山岭公益性公墓多年未运营的问题;在婚俗改革方面,依托三友公园婚姻登记场所,举办多场特色集体婚礼,截至目前,已办理婚姻登记1746对。临高县民政局副局长谢行知表示,下一步将从四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健全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二是优化养老服务体系,探索互助养老模式,推进适老化改造;三是推进社会事务改革,提升残疾人福利、流浪乞讨救助等服务水平;四是深化基层社会治理,激发社会参与活力。
在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方面,临高稳步推动民生住房保障、有序推进危旧房改造、积极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等,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临高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逄超介绍,为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临高构建 “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 住房制度的核心实践方向。拟在崇德路东侧建设总建筑面积5.844万平方米的项目,提供720套住房,预计年底开工。垦区危房改造任务402栋已全部开工,开工率达100%。同时,针对教育小区等保障性住房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已完成土地分摊及产权转移登记,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下一步将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改造,计划投资31.65亿元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治理等工程。
在就业创业帮扶方面,临高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和返乡入乡农民等群体以及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落实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离校5年内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退役军人首次创业,正常运营满1年,即可申请1万元的扶持补贴;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最高30万元,政府最高贴息50%;2025年6月18日到年底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可获最高1000元补贴;小微企业最高可享4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期限2年且和个体工商户标准一样,政府贴息。临高县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主任王小辉说:“临高的创业政策就是‘三实’,实在、实用、实惠!无论是高校毕业生的‘第一桶金’,个体户的‘小店扶持’,还是返乡入乡农民的‘家乡情怀’,我们都在用真金白银和真心服务,让每个人都能在家门口实现创业梦。”
此次新闻发布会全面展示了临高在民生保障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未来,临高将继续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公共服务均衡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记者 林春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