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至13日,以“智汇丝路・文脉不息”为主题的2025年度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总决赛在武汉理工大学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青少年创客齐聚江城,以科技为实践载体,以文化为精神内核,在数字浪潮中演绎文明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深度融合。本届活动特设“东湖论坛特别奖”,获奖选手受邀参加2025东湖论坛,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德仁等8位院士向青少年学生代表赠送了亲笔书写的寄语,希望年轻一代热爱科学,保持好奇,勇于探索,未来为祖国做贡献。
总决赛由科技日报社主办,湖北省科技厅、武汉理工大学共同承办,北京交通大学与湖北省信息科技研究院协办,旨在通过“混龄协作、动手实践”的赛制设计,打破学科壁垒与年龄界限,构建科学教育加法的生动实践。作为全国科技活动周和科技工作者日特色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本届活动自启动以来共吸引全国千余支队伍参与,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数百名选手脱颖而出,在武汉总决赛的舞台上展开智慧碰撞与技艺角逐。
总决赛设“创客马拉松”“现学现赛”“路演展示”三大板块,深度融合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在“创客马拉松”环节,选手需以丝绸之路科技文化交流为命题,运用三维建模、智能交互等技术,在限时内完成实物搭建,让敦煌壁画中的驼队与数字孪生技术共振,令航海罗盘在传感器中重获新生。“现学现赛”环节则邀请北京交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领域专家现场授课,引导学生使用数字技术,设计网络空间安全防御壁垒。路演展示环节,选手们通过实战操作、路演展示等多种方式,向评委和观众详细介绍了参赛作品的制作过程、设计思路,锻炼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主体意识,展现了精彩作品背后的稚嫩感动。
在活动闭幕式暨颁奖仪式上,与会领导为同学们颁发了金奖、银奖、铜奖及优胜奖,以及最佳创意奖、最佳技术奖、优秀指导教师奖。
颁奖结束后,武汉理工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承办总决赛希望通过提供一流的竞赛平台和完善的服务保障,锤炼与滋养新时代青少年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家国情怀,致力于培养以智慧引领人生、具有卓越追求与卓越能力的时代新人。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青少年朋友们是推动未来发展的青春力量,期待他们未来以返乡科学家、乡村创作者的身份再次站上这片热土,湖北省科技厅将一如既往与社会各界携手,把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打造成新时代科普工作的湖北窗口,让科学之光指引青少年成长进步,让创新之花开遍广袤的荆楚大地。
10月14日,2025东湖论坛在武汉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开幕,主题为“厚植科普沃土 放飞科学梦想——汇科聚智 共筑支点”。大会现场举办2025年度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东湖特别奖获奖代表颁奖仪式,8位两院院士向青少年学生代表赠送了亲笔书写的寄语。科学精神的传承,需要一代代人的接续努力,获奖青少年双手接过寄语,眼中闪烁着感动与坚定,现场掌声此起彼伏,成为两代科技人精神传承的温暖注脚。
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中学第十二师分校的邓佳钰激动地说:“这次比赛我收到了院士给我的寄语,追科技之光,赴时代之责,这次的成绩是科技日报社和广大评委对我的一次认可,未来我会追寻院士科学家的脚步,一直关注科技,更多参与科普赛事活动,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自2017年首次举办以来,就确立了“培养有时代精神、创新能力和家国情怀的全球化时代终生学习者”的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引导学生注重团队协作、动手实践和关注社会。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活动赛题来源于社会,注重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倡导学生关注和解决身边的社会问题,力求使学生在自由创想、亲身体验、动手实践过程中,让科技更有温度,更有意思。(记者 余惠玲 通讯员 姜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