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孝感市“十四五”营商环境与招商引资成果丰硕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十四五”以来,湖北省孝感市坚持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生命线”,通过机制创新、招大引强、品牌塑造等举措,推动经济发展活力持续迸发。10月14日下午,在孝感市“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上,孝感市招商局、孝感市发改委、孝感市政数局相关负责人共同披露,2024年孝感市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15个、签约金额5065.3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达3250亿元,增速7%居全省第二,连续七年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

出席发布会主席台的嘉宾 (吴垠 摄)

招商引资突破升级,重大项目成增长引擎

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孝感创新建立“1+3+N”联合作战招商模式,以“55111”“321”等机制保障项目落地,实现项目数量、体量、质量“三量齐升”。“十四五”期间,全市签约10亿-50亿元项目268个、50亿-100亿元项目61个、100亿元以上项目27个。总投资173亿元的五洲特纸项目填补省市特种纸品产业空白,300亿元的楚能新能源、首衡城项目刷新本地投资纪录,思朗算力产业园等一批百亿级项目加速建设,为经济注入“强心剂”。

2025年一季度全市招商引资集中签约活动 (肖萱 摄)

汉川五洲特纸 (肖萱 摄)

在招商模式上,孝感摒弃传统路径,推动“三个转变”:开展产业链招商,2023年以来,引进“4+2”主导产业延链补链项目1153个;实施“3+3+N”基金矩阵资本招商,140亿元基金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拓展场景招商、大数据招商、境外招商等新渠道,其中传感器产业形成特色集群,2024年产值近100亿元,华工高理温度传感器占据全球细分市场70%份额,助力打造“中国知谷”。

大悟经济开发区“南区” (肖萱 摄)

“孝着办”品牌深入人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以“孝着办”品牌为抓手,孝感从“孝亲”“孝信”“孝爱”“孝善”“孝德”五大维度发力,推出系列创新举措。政务服务方面,市县乡三级完成“综合窗口”改革,“一窗通办”率87.7%,“高效办成一件事”标准化试点入选2025年国家试点;市场环境上,累计为2万余家经营主体办理信用修复,助力企业重塑发展信心;产业环境中,工业用地“五证同发”量连续4年全省第一,今年上半年政银企对接授信717亿元;法治环境里,推行柔性执法,出台《孝感市推进柔性执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办理不予处罚案件0.9万余件,、减轻处罚0.7万余件、从轻处罚1.3万余件、不予行政强制56件,“说理式”执法28.5万余件。

畅通沟通机制,每周举办一次政企早餐会,已经成为助企纾困“直通车”。自2023年以来,共举办政企早餐会70场,邀请236家企业参加,推动解决各类问题351条、整理相关合理建议65条。通过政企早餐会的举办,“孝着办”营商环境品牌持续擦亮,政企双向奔赴、同向发力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帮助米婆婆生物、金禄科技等企业解决融资、用工、用地难题351条;工业项目联合验收“一件事”改革在全省率先落地,验收时限从12个工作日压减至10个,大幅减轻企业负担。

安陆市2025年第一轮重大项目暨泛碳材料未来科技城项目开工仪式 (肖萱 摄)

政务服务试点领跑全省,政策红利直达快享

孝感政务服务创新成果显著,2025年成功申报省级优化营商环境试点12个,数量居全省政数系统首位。其中,政策服务“免申办”模式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政策“一键知晓”、资金“免申即享”,累计精准推送政策3.35万次,惠及企业5129家、个人18万人次,兑现资金6.49亿元,相关经验入选全省典型案例。

下一步,孝感将持续深化招商引资与营商环境建设,以传感器产业高端化发展、继续擦亮“孝着办”营商环境品牌,积极探索更多“接地气、有温度、见效快”的改革创新举措,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副中心城市,为“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注入强劲动力。(记者 余惠玲 通讯员 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