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今年以来,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深入实施工业经济“壮骨工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同时,坚持招大引强跑起来、项目建设快起来、助企扶企实起来,牢固树立“项目为王、工业项目是王中王”理念,大抓工业项目,紧盯签约项目落地,全力以赴补短板,加快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区,持续焕新的科技应用推动现代化产业焕发蓬勃生机。
9月28日,在位于河南省南阳卧龙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的南阳金誉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印刷包装新材料产业基地,企业正开足马力生产。进入9月份,“纸铝塑”液体无菌砖包、枕包产品订单激增,企业实施先进设备更新行动,推动传统包装向新型可降解技术转变,全面投产后,年产值可达到10亿元左右。
卧龙区因诸葛亮躬耕卧龙岗而得名,这里是科圣张衡故里,有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月季之乡等美称,是南阳市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引领区的先行区、建设国家物流枢纽的承载区,区位优越,枢纽通衢,产业发展动能澎湃。
产业链群再提质
连日来,位于开发区的河南众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德汽车”)年产350万套高端汽车零部件项目现场,施工正酣。作为重点链主招引项目,众德汽车一期13.8亿元的投入、280亩的占地规模,将转化为10万平方米厂房及配套设施的实体支撑,最终形成350万套年产能,全部达产后,30亿元年产值、1.5亿元年税收、1500余个就业岗位的预期,将成为卧龙区项目建设“加速度”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卧龙区大力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行动、新兴产业强链行动、未来产业培育发展行动,全力打造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及现代农业、新能源与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在绿色食品产业方面,总投资11亿元的食品产业园一期满产运营,二期加速建设。装备制造领域,众德汽车零部件项目年底前投产,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商用车公司等项目即将开工。生物医药产业方面,中牧牧原(河南)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南阳瑞麒康巴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动保生物制剂等项目稳步推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中,南阳金誉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印刷包装基地即将全面投产,中核汇能储能项目年内主体完工。今年上半年,全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1家,规上工业产值完成143.9亿元;新增“四上”企业85家。
开发区引领主阵地
豫资海元城市产业综合体启动区建成运营、南阳金誉科技有限公司新材料基地、中牧牧原(河南)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物医药项目顺利试生产……一个个优质项目落地生根,为卧龙区打造制造业创新发展新高地筑牢根基。2025年,开发区发展质效持续提升,主要指标持续向好:1月—6月,实现工业产值47.56亿元,同比增长33.63%;固定资产投资26.07亿元,同比增长33.53%;规上工业企业103家,经济发展主引擎的地位日益凸显。
开发区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保障,奋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园区提质增效,在经济指标增长、产业链培育、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
卧龙区举全区之力打造开发区经济发展主引擎,今年上半年开发区实现营收56.2亿元;持续完善开发区内基础设施建设,龙升大道与光武路交叉口扩宽工程、通泰街建成通车;加快盘活低效资源,盘活闲置厂房4.3万平方米,新建标准化厂房1.4万平方米,为新项目入驻腾出空间。
企业发展转型快
今年,药益宝·元小艾AI数智化转型开启了艾草产业AI数智化转型新篇章,标志着卧龙区传统艾草产业正加速迈向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新赛道。
近年来,卧龙区艾草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随着AI技术在艾草产业的深入应用,传统艾草产业有望实现华丽转身,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今年,药益宝·元小艾AI数智化转型开启了艾草产业AI数智化转型新篇章,标志着卧龙区传统艾草产业正加速迈向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新赛道。
药益宝·元小艾AI数智化转型是卧龙区艾草产业拥抱数智化浪潮的积极尝试。卧龙区以企业发展实际为出发点,以解决企业难题为目标,分类施策、有序引导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今年以来,先后组织140余家企业参加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等相关业务培训共6场;31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认证审核通过,13家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完成线上评测。
卧龙区加快实施“三化”改造,完成工业技改投资7.5亿元,实施18个“三化”改造项目,新增19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省级智能车间、1家省级人工智能创新企业、2家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6家省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绿色工业园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南阳市晶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推荐南阳示佳光电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申报省级智能车间,河南金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科技创新成效显
“企业只有沉下心来做优产品、做强技术,才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南阳恒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经理卫晓说。该公司是卧龙区一家致力于电气设备研发和制造的“年轻”企业,主要生产高低压配电柜、防爆电气等。
企业是聚才用才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前沿,也是卧龙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卧龙区持续优化“科技+金融+产业”生态体系,建立健全常态化对接机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与资金链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通过“政策+服务”的双重驱动模式,为企业创新提供全方位、全链条的支持,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卧龙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7家、重新认定10家,获批市级创新平台15家,申报科技项目3个,完成市科技计划项目结项8项,成功申报2024年度—2025年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项;推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8个。
通过对辖区内企业开展摸排,卧龙区分阶段、分类别有针对性制定培育计划,加强指导支持,引导企业对标找差,加快成长为各类科技型企业,逐步提升创新能力;组织宛恩药业(河南)有限公司、南阳旭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宏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光库智能科技(南阳)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首次申报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本报记者 李向东 通讯员 王松林 曹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