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吉林省蛟河市红叶谷层林尽染、万山红遍,一场名为“蛟河正当红·金秋话振兴”的全省驻村第一书记代言大集,在谷口悠然拉开大幕。红叶是请柬,稻浪为贺礼,64个村庄、30种臻味、110余名“田间代言人”携松嫩平原的晨露、长白山脉的蜜香、图们江畔的辣韵,共赴这场“色香味”俱全的乡村盛宴。
活动由吉林省驻村第一书记协会统筹,蛟河市委组织部牵头,吉林市驻村第一书记协会、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联袂协办。60余位省市驻村干部化身“山水信使”,携一村风物、满怀赤诚,在红叶之下摆擂设摊,让“土特产”与“诗与远方”撞个满怀。
在这里,记者看到了农产品与文旅碰撞的火花,更触摸到了乡村振兴的鲜活脉动。
美食街、将军祭台两大展区,被秋色与烟火气温柔环抱;延边辣白菜红得热烈,像朝鲜族姑娘的裙摆;长白山蜂蜜琥珀流光,盛得住整个秋天的甜;松嫩杂粮粒粒饱满,似黑土地写给世人的情书,非遗草编、秸秆画、玉米皮玩偶……指尖乾坤,让乡愁有了可以握住的形状。
大铁锅支起来,庆岭活鱼咕嘟咕嘟,漂河跑山猪翻滚出浪花,现烤蜜薯裂口甜笑。村干部们或执麦克风讲述“一株稻的迁徙”,或举着镜头直播“一朵木耳的奇幻漂流”,或在人群里递上一筷子的乡情。
一声声吆喝,是大地深处的摇滚;一次次试吃,是舌尖与心尖的握手。65个“三级干部直播间”同时开播,237.7万粉丝屏息围观,黏玉米、灵芝孢子粉、黑土大桃……刚下枝头,便上云端。短短半日,销售额突破百万元,让“藏在深闺”的吉字号农品,插上数据的翅膀,飞向更辽阔的餐桌。
行走在红叶谷,记者发现,这场大集不仅是一次农产品展销,更是蛟河乡村振兴的缩影。近年来,蛟河市以“第一书记代言”为笔,绘就村集体经济“三年增效”长卷:开江鱼美食季、山野菜采摘季等20余场活动,累计为村集体和村民增收1043万元;直播间矩阵创造517.48万元销售额,真正让“叶子”变“票子”、“风景”化“钱景”。
红叶会落,但乡村振兴的劲头不能断。下一步,蛟河市将继续以“第一书记代言”为火种,点燃更多特色资源,深耕“线上云展+线下大集”双轮驱动,让每一粒杂粮、每一片木耳、每一滴蜂蜜都拥有自己的“品牌叙事”,让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在白山松水间久久回荡。
夕阳西下,红叶谷的枫叶被染得更红,大集上的吆喝声依旧热闹。看着第一书记们忙碌的身影、村民们脸上的笑容,记者感受到这场大集的意义,不仅在于卖出了多少农品,更在于搭建了一座桥梁——让城市消费者遇见乡村的美好,让乡村的“宝贝”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而这,正是乡村振兴最生动的注脚。(本报记者 王天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