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柴达木盆地的德令哈蒙古语意为“金色世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抓早、抓实”,以系统性思维、科学性研究和广泛性参与,扎实有序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为未来五年全市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绘制蓝图。
系统推进,夯实规划编制“基本盘”
在“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中,德令哈市联合专业编制单位,严格按照前期准备、基础研究、实地调研、思路形成、研究论证、纲要编制六个阶段,稳步推进《规划纲要》的制定。
前期准备阶段建立了高效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扎实完成资料收集与进度沟通。进入基础研究阶段后,组织全市各部门分批次召开《基本思路》开题会,精心设计基本思路研究的总体框架。同时,充分运用产业大数据应用平台、产业经济分析平台、规划数据库等现代技术工具,对全市经济社会各类重点数据和指标进行多维度、深层次分析,确保规划研究扎实精准。
为确保规划切合实际、指向明确,德令哈市组织编制单位与全市28个主要部门、7个乡镇(街道办)进行深入座谈,并实地走访调研了10余个代表性项目点。在近期召开的“十五五”规划编制交底会上,结合全市未来发展方向、面临的挑战以及社会各界对“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明确了规划纲要的核心方向与关键目标,为绘制符合市情、顺应民意的发展蓝图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引领,唱好高质量发展“重头戏”
重点项目是规划落地实施的关键支撑。自“十五五”项目谋划工作启动以来,德令哈市通过广泛调研、专家论证、多方会商等方式,已组织三轮项目集中谋划会和两轮项目意见征求工作,聚焦重点领域,谋划储备了一批具有战略性、牵引性的重大项目。
在柴达木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方面,围绕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核心任务,重点谋划了柴达木盆地荒漠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及矿山修复项目,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科技创新引领领域,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产学研融合,规划建设农牧业科技示范基地、镁锂材料总部生产研发中心、储能新材料产业园等项目,着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围绕构建“5+1+1”现代化产业体系,德令哈市立足本地特色与竞争力:新能源领域,将加快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开发步伐;新材料领域,深化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做大做强锂产业链;同步推进特色农牧业、文化旅游等产业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升级与产业链补强。在现代高原绿洲城市建设上,以打造宜居宜业城市为目标,谋划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公园与绿地建设,布局智慧城市项目,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与功能品质。乡村振兴方面,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培育壮大特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民生事业领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学校新建改扩建,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广纳民意,谱写共建共享“广益篇”
德令哈市坚持“开门编规划”,倡导发动全市各领域积极开展“微调研”,掌握一手情况,广泛听取各部门、专家学者意见,汇聚人民群众智慧,努力将“民之所盼”具象化为规划确定的“奋斗目标”。
为确保民意渠道畅通,市发改委畅通线上线下意见反馈渠道,截至目前已收到各类留言和反馈问卷530多条,为规划编制动态把握社会脉搏、及时吸纳合理诉求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依据,增强了规划编制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目前,德令哈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这份凝聚各方智慧、描绘未来路径的规划纲要,将为德令哈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提供行动指南。(记者 申维祖 通讯员 吴培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