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被称为“第三产业”,覆盖了除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之外的所有行业。它深深融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从吃喝出行、租房买房,到教育医疗、文化娱乐,都离不开各类服务行业。服务业门类繁多、细分丰富,不仅支撑着百姓的“吃穿住行”,也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动力,在促进就业、拉动增长和提高社会活力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松林茶园的露珠上,成都(蒲江)田园生态商务区已开始涌动忙碌的人潮。不远处的成都·蒲江国际马术中心传来清脆马蹄声,道旁的松林酒店、绿肺书屋、茶主题民宿,在这个多功能、复合型、无边界的产业社区里共生共长。
位于“成都向南向西门户城市”的蒲江,正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在现代服务业的道路上疾驰前行。
1—6月,蒲江县完成服务业增加值68.2亿元,同比增长7.3%,排名跃居成都市第五。
1—7月,全县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收14.1亿元,暴涨293%,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593%,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增长525%。
增速亮眼、结构优化,蒲江彻底打破了人们对传统农业县的固有印象。闪耀的数字背后,是蒲江用力劈就的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
第一斧,“四项”攻坚优结构,补齐短板破局起势
在成都(蒲江)田园生态商务区,现代建筑与万亩生态茶园相映成趣,园区内键盘敲击声与窗外鸟鸣,共同合奏成一曲产城融合的协奏。
作为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的代表性企业,智赋云(成都)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始终与蒲江同频共振,深度融入这片生态与智慧交织的发展热土。就在今年1—7月,公司业绩增长近6倍,遥遥领先同行业。
“我们看中的,不只是蒲江的政策,更是它独特的生态底蕴和政务诚意。”企业相关负责人坦言,“从招引到运营,蒲江为我们配备服务专员,‘一对一’响应需求,真正做到了‘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这种服务别的地方真不多见。”
这些企业的爆发并非偶然。近年来,蒲江系统推进“四项攻坚”行动,从“个转企”培优、“小升规”和“产转法”的精准服务,再到实现“零的突破”的历史跨越。
3年来,蒲江不仅推动80余家个体成功转型为企业,还实现了年均新增限上商贸业、规上服务业企业20家以上,更系统性补上了道路运输、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软件信息技术、互联网服务、居民服务、文化体育娱乐6大行业缺项,净增规上服务业企业7家、限上商贸企业企业57家,一举扭转服务业结构不优、主体偏弱的局面。
目前,服务业占蒲江GDP比重已从2021年的53.2%,提升至58.3%,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攻坚的背后,是蒲江不断深化“立园满园”行动和“进解优促”工作,打造“话江来”“企业接待日”等政企交流平台,推动政府角色从“管理者”真正转向“服务员”“宣传员”和“推销员”,将企业服务机制覆盖“招引—落地—培育—上规—上台阶”全生命周期,系统性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破障闯关。
第二斧,“两山”转化旺人气,农旅文体商融合开新路
抬眼是松林茶园,低头是马蹄声碎。蒲江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本底和雄踞三市(成都、眉山、雅安)交汇要冲的区位优势,成为越来越多文体项目的首选地。
2024年9月,成都市第十五届运动会马术比赛在蒲江成功举办,标志着文化体育娱乐产业在此实现“零的突破”,也为蒲江打造西南地区特色马术赛事基地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成都达根斯国际马术俱乐部执行董事栗锲表示:“明年我们计划举办多场国际级及区域性马术赛事,吸引更多骑手和观众走进蒲江、体验蒲江。”
而这,仅仅是蒲江推进“两山”转化、深化农旅文体商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蒲江以“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为节会理念,成功打造车迷健身节、祥源马拉松、成佳采茶节、松林音乐会、明月诗歌会等系列品牌活动,打破传统旅游淡旺季界限,实现以活动带流量,以节庆促消费。
2025年上半年,这座仅26万人的小城接待游客940.4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45亿元,相当于每位蒲江居民接待游客36人次——农旅文体商融合真正成为蒲江服务的“流量密码”。
更深远的变化,发生在广大的美丽乡村。越来越多村民从“扛锄头”到“刷朋友圈”“拍抖音”,变身导游、茶艺师、民宿管家、赛事服务志愿者……在家门口吃上“文旅饭”“商旅饭”“农旅饭”。
从“体验”到“带富”,这场融合的最终落脚点是富民。唯有农旅融合、村企共建,才能真正让资源活起来、人气旺起来、百姓富起来。
第三斧,激活镇域强根基,村企上规汇流成海
镇域经济是县域服务业的底盘,村集体企业则是打通资源到资产的关键一环。9月13日,蒲江县鹤山街道狮子树村迎来历史性时刻:村集体企业成都新蒲鹤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成为全县首家成功“上规入统”的村级企业,并获得县级10万元奖励。
“这是我们村迈出的一大步!”狮子树村党委书记王治宏在颁奖仪式上激动地说,“感谢县委、县政府的支持,我们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用好用活政策,带着集体往前冲、带着农民共同富。”
成都新蒲鹤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聚焦“两个替代”农产品(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2025年已实现销售额2605万元,不仅打通了优质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通道,更标志着蒲江在“强县活镇兴村”部署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公司的成功,正是蒲江创新推出《支持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系统实施“一镇一企”“一村一企”市场化运营改革的结果。政策从项目早投快建、经营主体引育、壮大村社经济等六大方面给予真金白银激励,鼓励镇村企业大胆闯市场、规范办企业。
截至目前,蒲江已成立镇村集体企业113家,逐步形成一批带动力强、运营规范的农村市场经营主体。今年,蒲江计划重点培育19家镇村企业实现“上规入统”,截至8月30日,这些企业已累计营收1.6亿元,全年预计突破2.9亿元。
曾经“小散弱”的村社经济正逐步聚沙成塔、汇流成海,成为蒲江经济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
立足新发展阶段,蒲江将继续挥动它的“三板斧”:聚力攻坚补短板,推动服务业门类从“零的突破”走向“多支撑”;持续深化“两山”转化,加快建设中国高品质户外休闲运动热门地和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大力激活镇域经济,构建“县—镇—村”三级协同发展格局。
这座小城,正用服务的温度、生态的绿度、创新的力度,讲述一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故事——蒲江的“三板斧”,劈出了新天地,还将劈向更远的未来。(记者 戚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