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动”:一位人大代表十九年的“履职密码”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贾东强,2000年担任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太和镇范楼村党支部书记至今,2006当选为镇人大代表,2018年当选为县第十届人大代表,2023年连任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在具体工作中,以其在发展经济上“动脑”、在代表履职上“动腿”、在倡导文明上“动心”、在调解纠纷上“动嘴”的“四动”履职,忠实地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神圣使命,默默地书写着一名基层干部的责任担当,赢得了党委、政府好评和群众的爱戴。

在发展经济上“动脑”

上任伊始,贾东强就按照镇党委、镇政府整体工作部署,寻思着怎样才能使一班人心往一处想、劲朝一处使。于是,他就带领支部一班人,走东家串西家,看现状问想法,寻计谋找出路……经过一段时间的耳闻目睹,他便在支部会上提出了“在黄土地里‘刨金’,在兴产业上‘种银’,在招商引资上‘破局’”的发展经济工作思路。

“说来也巧。2020年春节的一个夜晚,几个发小小聚间谈到一位朋友想回乡种菜,我便随口应道‘回俺范楼吧’”贾东强回忆说,就这样北京博晨阳光商贸有限公司于2020年春入驻范楼村。

“在流转土地中,老贾是没黑没明、没早没晚地开大会作动员、给群众讲政策,见大伙说好处,很快就流转土地1500亩。”谈及当初,北京博晨阳光商贸有限公司经理黄品仍感激不尽。

北京博晨阳光商贸有限公司入驻范楼后,主要以种植甘蓝、土豆、西蓝花、冬瓜等蔬菜,产品远销北京、湖北、广东等大中城市,年均创收900余万元,带动200多名村民家门口就业,一年下来务工人员人均纯收入不低于2万元。同时,也带来了村集体年收入7.5万元的经济效益。

范楼村罗店自然村村民秦耀领的父母均患有严重疾病,黄品就把他当作亲兄弟给予照顾,让他看管蔬菜基地,一天给予100元报酬,逢年过节还送去大米、面粉、猪肉等年货,并且春节期间发双倍工资,感激的秦耀领不知说啥才好。

原在广东东莞山源鞋业有限公司打工的村民刘长翠,在贾东强热情邀请下,于2018年返乡办起了千里鞋业来料加工厂,累计用工80余人,不仅提高了周边群众收入水平,并且每年为村集体创收5万元。

“长翠对俺好,忙时在家种地,闲时来这里干活,还能吃免费午餐,一年来挣个两三万是没问题的。”经常在千里鞋业来料加工厂务工的脱贫户李杰焕说。

在代表履职上“动腿”

贾东强自2006年当选为镇人大代表后,为了把老百姓所关注的“油盐酱醋柴米茶和衣食住行教医保”挂在口上、装在心里、抓在手上,贾东强用“两条腿”丈量出解决辖区人民群众急难愁烦的“锦囊妙计”。

贾东强谈及撰写《关于农村交通要道安装红绿灯的建议》时,把在相关交通要道口钉装减速带细节讲得一清二楚。

在撰写此建议期间,贾东强先后跑到李店、兴隆、太和等乡镇几个大交通要道口,走访附近村民,让他们说实话、谈经历、讲害处、提想法。“从我印象中,就这三个春节期间,那个交通要道口最少也有三四起交通事故发生。”李店镇半坡村村民李连瑞说。

接到县人大交办的《关于农村交通要道安装红绿灯建议》后,当年县公安部门在全县农村交通要道能安装灯的进行安装,不能安装的都设立了临时红绿灯,且在全县所有交通要道口都钉装四条减速带。

为了真实反映农村垃圾处理现状,贾东强先后深入到太和、兴隆、苗店、饶良、李店等乡镇的20多个自然村,走访群众60余人,最后结合自己所看到的“晴天垃圾堆满地、风天垃圾飞满天、春节期间垃圾堆成山、雨天垃圾像帆船”等现象,领衔撰写了《增加自然村垃圾桶和垃圾运送车辆》人大建议,被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采纳。

同时,贾东强又经过在镇域和唐河县的源潭镇就太源路(社旗县太和镇至唐河县源潭镇)整修民生问题,走访群众近20多名。然后,向镇人大递交了一份《关于整修太源路建议》,很快被采纳。

在倡导文明上“动心”

为了传播好声音、传递正能量,倡导村民移风易俗、告别高价彩礼、厚养薄葬,动员广大村民投入到“文明幸福星”创建中,贾东强除做好正常的政策宣传、微信推送、邀请艺人演唱优秀文明剧目外,亲自找到花甲老人朱青有,后在县相关部门和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村里拿出5000元,于2018年办起了由朱青有担任团长的“移风易俗说唱团”,自编自导自演曲目,为经济建设“鼓”与“呼”,为社会文明“传”与“带”,为乡村振兴“呐”与“喊”。

2018年4月13日晚,“移风易俗说唱团”首场演出在范楼村文化戏台上演。之后,朱青有和戏友们便一发不可收。道具不足,朱青有搬出了自己多年来积攒的两个戏箱;没有交通工具,大家骑上了自家的三轮车……

随后,说唱团走出了范楼村,足迹踏遍太和这片红色土地,无论是白天黑夜,还是严冬盛夏,或者是田间地头,都会有他们表演身影和说唱的声音。尤其是新编创作出《新编三女去拜爸》《一个闺女比仨娃》《种菜能手马大哈》等一些反映移风易俗的文明曲目,一上演就赢得了乡亲们的好评。自“移风易俗说唱团”成立迄今,先后在本村或镇内演出7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达万余人次。

在调解纠纷上“动嘴”

罗店自然村王更发因宅基地,从2000年开始经常与邻居大吵大闹,得知情况后,贾东强经过多方调查,了解到问题真相。原来,王更发与邻居房子之间有一条6米宽的空地,邻居按照要求没占用一分一厘,而王更发私自占用2.6米,对方也没说一个“不”字。但得寸进尺的王更发,还要全部占用,导致双方战火不断。

2024年10月份,贾东强因考虑到王更发两家往北是断头路,盖房子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征得邻居谅解情况下,再次来到王更发家讲明不扒掉房子,但不能再占用余下的三米四道路。就是这样,王更发在贾东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说服教育下,死脑筋终于“开窍”,两家握手言好,一场争闹12年的宅基地纠纷终于画上圆满句号。

“人家东强真是有耐性、有谋子,不愧是人民代表为人民。”群众纷纷点赞。

由于贾东强的“四动”履职密码,所在的村先后被省司法厅评为“民事调解先进村”,被南阳市评为“法治示范村”,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尊师重教先进单位”,连续5年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个人也先后被评为“全省民事调解先进个人”,南阳市、社旗县“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人大代表”。(记者 李向东 通讯员 赵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