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项目“一刻不停”推进,好项目“接二连三”落地,大项目竣工投产……当下,浙江省常山县工业经济强劲发展的气息扑面而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热潮处处涌动。
工业强县、产业兴县,是常山县始终坚定实施的战略。常山县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不断建园区、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形成了以高端装备零部件、“两柚一茶”(胡柚、香柚、油茶)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新材料为主导的“3+X”县域特色产业体系,工业发展迎来了新的高潮。
工业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今年1月至8月,全县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59.9亿元,同比增长2.1%;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全市排名第二;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省创新型中小企业6家,实施“重点省专”企业培育3家。
主导产业提质增效
在浙江艾佳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佳食品”)二期项目生产车间,新引进的HPP超高压灭菌技术,实现从原料筛选到灭菌灌装,全程智能化管控,每小时可处理1.2万瓶胡柚汁。
近年来,常山县以“两柚一茶”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为着力点,打造“两柚一茶”全产业链特色农产品。艾佳食品是胡柚深加工产业链上的链主型企业,在守护传统胡柚产业的同时,通过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提升了产品品质的稳定性。
“运用这项新技术,在低温环境下对胡柚汁进行灭菌,避免高温破坏果汁原有风味和营养,生产出的胡柚汁非常接近鲜榨果汁口感,鲜果中的柚皮苷等营养保留更充分,还不损失果汁的风味。”艾佳食品办公室主任徐林辉介绍。
艾佳食品新项目的落地是常山县推动主导产业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今年初,常山县全面启动“常·争”计划,提出了创新的“9+2”重点工作行动方案,方案涵盖了科创提能、工业强县、投资增效等多个关键领域。
在浙江常山经济开发区,浙江大和半导体产业园四期项目(以下简称“大和四期”)正如火如荼地推进。自今年4月主体结顶后,大和四期进入了高强度攻坚期。
“总投资21.9亿元的哲丰特种纸项目已完成决策,柯瑞二期、衢道新能源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大和四期、鑫谷产业园等项目加速推进。”浙江常山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何富苗说。
围绕高端装备零部件、“两柚一茶”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新材料为主导的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的实施,推动了常山工业企业的升级提档,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特色主导产业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新兴集群蓄能崛起
连日来,常山壹米滴答数智物流产业园项目正以“线上引凤、线下筑巢”的强劲势头加速推进,一幢办公楼已顺利通过验收,正在进行室内装修。
去年10月,主营零担运输及仓配业务的综合型物流企业壹米滴答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与常山签约,与企业配套建设的壹米滴答数智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0亿元,计划于2026年完工。
数智物流是常山县布局的新兴产业。常山地处浙闽赣皖四省九市之交,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常山着力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经济优势,积极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系统,48省道延伸线、南方水泥铁路专用线、常山江航道等一批交通重点工程加紧建设,建成后,大宗物资运输可以实现公转铁、公转水。依托区位、交通等利好要素,常山提出打造四省边际“快运之乡”目标,像壹米滴答这样的物流企业的落地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一步。
除壹米滴答,去年9月,专注大票零担市场的快运物流企业浙江融辉物流有限公司,也将总部签约落户在常山。“目前我们在全国的网点已接近15000家,而且还在持续增长,每个月新增几百家左右。”浙江融辉物流有限公司常山总部总裁陈利洪说。
这张日益密集的物流网络,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陈利洪介绍,凭借在大票零担市场的创新模式和高效运营,融辉物流赢得了行业的高度认可,仅用80天,日均运送货物量便突破万吨,截至目前,融辉物流月营业额已达到3亿元左右,8个月累计产值达14亿元。今年4月,融辉物流还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协议,正式成为其旗下1688平台的重要物流合作伙伴,不仅为企业带来了稳定货源,还推动了运营体系全面升级。
“从7月份开始,我们的货量持续增长,整个融辉系每月产值大约能超过3亿元。结合下半年货量情况,我们计划新增约3亿元的车辆投入。同时,我会把供应链体系内的供应商引入常山,与我们共同实现降本增效。”陈利洪说。
今年以来,常山县不断延伸壮大数智物流产业链,形成以物流信息化、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兴产业集群,形成初具规模的服务能力。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常山县规模以上服务业营收增速达46.1%,位居全市第一,其中物流运输业表现亮眼。
优化环境润泽沃土
“我们的项目能够顺利提前投产,离不开常山工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相关部门单位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包括选址、设计、建设、水电等要素保障,都为企业提供了‘拎包入住’式的厂房和全方位的服务。”浙江柚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毛剑宏说,企业真切感受到了常山优越的营商环境和高效的办事效率,进一步坚定了投资常山、做大做强的信心和决心。
常山县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创新审批机制,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服务,从流程宣导、材料整理到业务办理,为各大项目提供专业高效的全流程服务,充分展现了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困难的“常山速度”。
优化营商环境同样离不开坚实的要素保障。为形成服务企业合力,打通服务保障的痛点、难点、堵点,常山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常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浙江常山经济开发区和各乡镇(街道)联动,全面开展了地毯式企业走访服务,宣传惠企政策,建立生产经营、存在问题、诉求建议、政策举措“四张清单”,今年以来累计协调解决涉企问题百余个。
浙江云泰纺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泰纺织”)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混色纱、面料、服装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为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竞争力,云泰纺织规划了年产7000吨高品质涡流纺色纺纱线生产线项目。不过,项目推进过程中,用地问题成为首要难题。在了解到企业的困境后,浙江常山经济开发区和常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动作为,经过多轮筛选与实地勘察,为项目找到新址。
项目快速推进的背后,常山县着力解决了“地从哪里来”“如何快速取证开工”“服务怎么做”等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常山县多部门联合行动,对项目设计方案进行全面评审,全程为企业提供专业指导。
眼下在常山,企业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的短短1个工作日内,便可顺利取得“四证”,审批时限较去年平均的31.8天大幅压缩,压缩率高达96.9%,创造项目审批的新速度。
与此同时,常山县还完成工业新政修订,制定推进集约增效发展、优化企业培育梯度、加快技术创新与应用、推动数实深度融合、坚持绿色安全发展、打造良好产业生态等六大方面共18条政策,进一步加强政策保障,全力推进县域新型工业化。
从政务服务的提速增温,到项目建设的如火如荼;从主导产业的提档升级,到新兴动能的加速集聚;从机制创新的精准护航,到经营主体的口碑相传……常山县正以打造建设“浙西第一门户”为契机,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坚持深化改革增动能、创新驱动激活力,奏响更加宏大、充满活力的发展新乐章。(记者 曾庆华 通讯员 葛锦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