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领导们冒着雨帮俺薅花生,要不然,遇到这连阴雨,俺这个老太婆真不知道今年咋收秋!”10月16日,河南省宝丰县石桥镇水泉村村民余花兰感动地说。
石桥镇位于宝丰县东10公里,全镇有28个行政村,73个自然村,常住人口4.9万人,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是宝丰县的农业大镇,被誉为“宝丰粮仓”。
针对今年秋收逢连绵秋雨状况,石桥镇党委、镇政府,及早动手,把秸秆禁烧队就地转型成四个秋粮抢收队伍,对全镇的秋粮成熟和困难户情况进行摸底排查,积极协调链式收割机对成熟的秋作物进行抢收。对于老弱病残、缺乏劳动力的农户进行帮扶;对于低洼良田、进不去收割机成熟的农作物,由抢收队帮助进行人工抢收,协调提供晾晒场地;对于零散种植户,镇里积极协调该镇的20多家从事粮食交易户,让他们进行集中收购,集中运到定点的粮食烘干中心(点)进行烘干,开展“雨中夺粮”工作,有效地降低了秋粮霉变损失。
10月10日,石桥镇政府领导了解到余花兰的丈夫患脑梗,卧床不起,子女在外打工,一亩多地的春花生已成熟,浸泡在水里,机械设备无法进地的情况后,立即组织抢收队穿上胶鞋,帮助余花兰家薅花生,半天时间,农户的花生全部抢收完毕。
在石桥镇肖坟行政村的田野里,记者看到地里的玉米已收完,仅剩几片麦茬花生,一农户群众正踩在泥水里薅麦茬花生。村党支部书记王巧说:“今年秋收碰上连阴雨,但在镇政府的组织帮助下,我们村的玉米和春花生现在全部收完,剩下的是麦茬花生,有的已成熟正在薅,有的还要等几天才成熟!”
石桥镇秋收是宝丰县秋收工作的一个缩影。秋收中,宝丰县及时向社会公布辖区的10个粮食烘干中心(点)的位置,中共宝丰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同舟共济克时艰 党群连心保秋收—关于号召全县党员干部秋收抢收的倡议书》,动员广大党员干部争做抢收“排头兵”“主力军”“智囊团”。各乡镇的党员干部,下沉到乡村、田间地头,帮助特殊农户抢收。全县10个粮食烘干中心(点)开足马力,24小时不停歇,对粮食进行烘干,共同谱写了一曲党群同心、三级联动、雨口夺粮的进行曲。
2025年宝丰县秋粮油作物种植面积45.3万亩,其中玉米36.9万亩,花生6.7万亩,其他作物1.7万亩,截至10月16日,全县已收玉米31.56万亩,花生5.3万亩,其他作物已收0.45万亩,收获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82.36%。(记者 李向东 通讯员 郭明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