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小兴安岭层林尽染。在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以“都伊你”宠客特色品牌为引领,将“宠客”理念融入服务细节,让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游客,尤其是“候鸟”旅居群体,在绿水青山间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温暖。
“民情日记”精准导航,服务触角直达需求末梢。“南方来的李景会想找书画兴趣小组”“张桂云反映流浪猫扰民,需联动宠物商户建立投喂点”……在朝阳街道永红社区,网格员的“民情日记”记录着游客的急难愁盼。伊美区创新将“民情日记工作法”应用于旅游服务,通过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的日常走访,动态记录游客在寻路、停车、住宿、应急等方面的需求,形成“收集—梳理—上报—处置—反馈”闭环。在木雕园房车营地、比罗比詹广场等游客密集区,党员先锋岗和志愿服务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提供景点导览、交通咨询、应急药品等贴心服务,累计服务游客已超530人次。
“杜鹃集市”暖心开市,免费平台激活文旅消费。“这松子仁颗颗饱满,蓝莓果干酸甜可口,都是咱林都的宝贝!”在夜市的“杜鹃集市”上,一些来自上海的“候鸟”游客们对手中刚选购的山特产赞不绝口。“双节”期间,伊美区在各景区景点创新开办8处“杜鹃集市”,为群众搭建免费展销平台。集市不仅汇聚了白酒、蜂蜜、松子等山特产,还有社区群众巧手制作的手工艺品,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免费摊位的设立,直接带动了百余名群众就业创业。集市一旁,党群志愿服务点整合了文旅咨询、“宠客”服务、中医理疗等项目,成为游客旅途中的“暖心加油站”。
“候鸟驿站”打造归家体验,细节服务浸润人心。针对“候鸟”旅居群体,伊美区在20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栖旅时光”候鸟驿站,通过“民情日记”进行精准画像,推出系列关爱举措。红升街道网格员在走访中发现,来自北京的邱春亮、付淑秋夫妇希望丰富旅居生活,社区很快为他们对接了书画兴趣小组和每周的健康讲座。前进街道为“候鸟”群体建立健康档案,协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定期巡诊服务。旭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暖心服务角”,开放活动室、休息室,提供临时休憩、手机充电、应急供餐等便利,累计服务已超500人次。一幕幕温馨场景在全区上演,志愿者主动帮“候鸟”游客搬运行李至客房门口,党员医护志愿者在合作酒店设点提供免费血压测量和健康咨询……“这服务比亲人还贴心!”成了许多“候鸟”游客的共同心声。
“色彩密码”赋能高效处置,智慧服务畅游无忧。在红升街道,一套独特的“色彩密码”让游客诉求处置效率倍增——“协作色”需多部门联动,“暖心色”标注个性化需求。天润华城小区居民反映“没地方歇脚”,网格员用“协作色”标注后,街道快速响应,安装59套户外桌椅,如今,这套机制被广泛应用于旅游服务。同时,数字赋能也在持续升级,红松社区推出“社区帮办码”,整合10余个景点的简介、开放时间、预约方式;东升镇依托“民情日记”建立“群众点单、日记派单、志愿者接单”闭环机制,日均服务家庭超10户,智慧服务让游客实现“一码在手,畅游无忧”。
党群联动汇聚合力,温情笔触绘就文旅新图景。从美溪镇党员先锋队在景区开展文明引导、暖心助游,到东升镇党员干部在网红秋枫路化身“安全守护员”和“环境美容师”;从旭日街道组建“宠客联盟”推出错峰入住优惠,到朝阳街道为“候鸟”游客送上养生茶、协助规划游览路线,伊美区已组建志愿服务队10余支,党员干部下沉50余人次,覆盖关键区域30余个。党群一心,正以“都伊你”的品牌承诺,将无形服务锻造成伊美文旅最核心的吸引力。
这个“双节”,伊美区用一本本“民情日记”精准对接需求,用一个个“杜鹃集市”激活消费潜力,用一项项暖心服务传递城市温度。在这里,山水之美与人文之暖相得益彰,让“流量”变“留量”,“好评”如潮、口碑远扬,全力书写着“宠客”服务与基层治理相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记者 刘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