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为“魂” 加快转化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10月18日,四川省邛崃市固驿街道龙庵村里,黄澄澄的橘子挂满枝头,一片丰收景象。村委会旁边的大道上,200张圆桌有序展开,蔚为壮观。当日,龙庵村第五届重阳节“祈寿饮宴”活动欢快举行。1400余名“远者”慕名前来,与600余名“近者”共聚一堂,度重阳,吃坝坝宴,叙桑梓,生动展现了农商文旅深度融合的“龙庵样本”。

活动现场(戚原 摄)

活动现场开设的 “龙池草市”,以“村补”形式集中展销固驿街道柑橘、猕猴桃、贡米等农特产品,现场吸引不少游客频频扫码下单。

“龙池草市”现场(戚原 摄)

早在2021年,龙庵村精准捕捉银发经济窗口期,抢滩新赛道,成功举办首届 “祈寿饮宴”。五年来,活动从最初祈福纳祥的重阳聚会,逐步升级为精准对接成都城区银发客群需求的创新实践,既满足了老年群体的精神与消费需求,也为村域发展开辟了稳定客源渠道。

这种极具体验感和参与度的宜游宜购乡村消费场景,正是邛崃市全力建设“近悦远来”区域文旅消费中心的生动缩影。

“祈寿饮宴”现场(刘杰 摄)

“随着产业发展,龙庵村的‘祈寿饮宴’也成为城市游客喜爱的节庆活动。最开始的时候有50桌,今天已经达到200多桌。我们希望通过‘祈寿饮宴’吸引更多城里人到农村来体验采摘农特产品、品农家菜。”龙庵村党支部书记李耀贵表示,“我们把远来的游客们想要的乡村体验呈现出来,同时也让他们留下消费和资源,从而激活经济的能动性。”

文化资源是文旅融合发展的“根”与“魂”。龙庵村紧跟固驿街道打造川剧活态传承样板区的历史机遇,深挖孝老爱亲、千年龙池等文化根脉,以祈寿饮宴活动为载体,将非遗川剧的IP、掘泉成池的典故,以“村T秀”“村运会”等更加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给游客,并在过程中实现流量变现,进一步把静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动态发展优势。

2024年下半年,邛崃军龙路与天邛高速相继通车,龙庵村成功融入成都中心城区 “一小时交通圈”,为农特产品 “出村进城” 打通物流通道;同年,村集体冷藏库建成投用,有效延长农产品货架期,为 “错峰生金” 提供关键支撑。

活动现场同步举行冷藏库分红仪式,入股村民共获分红10.2万余元。“自从建了冷藏库,采收的水果能存着等好价再卖,连会理石榴、汶川李子都来这儿打包,农闲时多了就业机会,收入稳了,今年还分到股金,心里真开心。”拿着分红款的村民袁淑英,话语里满是对生活的期待。

“活动带来的流量是资源,更是变现乡村价值的手段。下一步,我们将把活动‘流量’持续转化为消费‘增量’。”李耀贵表示,未来,龙庵村将持续擦亮“祈寿饮宴”品牌,以更丰富的产品供给聚人引流,为村域、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勃勃生机。(记者 戚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