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珞珈实验室牵头的湖北省科技厅“尖刀”技术攻关项目——“车用环境状态智能传感器研制及应用示范”传来关键突破。此项目成功攻克车载传感领域两大核心技术难题,研发的车规级智能传感器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不仅推动车载感知精度与可靠性大幅提升,更已在东风汽车、梦芯科技及湖北多条高速公路落地应用,累计创造近5亿元直接经济效益,为我国汽车智能网联与交通基础设施升级注入“湖北动能”。
在车用传感器技术领域,红外晶圆级封装的车载高可靠性、光纤传感的测点规模与精度协同,长期以来是制约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前者直接影响传感器在复杂车载环境下的稳定性,后者则限制了多场景下感知数据的全面性与准确性。湖北珞珈实验室项目团队针对这两大痛点展开攻关,最终实现技术突破:一方面解决红外晶圆级封装技术在车载环境下的高可靠性难题,确保传感器能适应高温、振动等复杂工况;另一方面打破国内外光纤传感技术中“测点规模、分布密度与测量精度难以兼顾”的困境,让传感器在大规模部署时仍能保持高精度感知能力。
技术突破直接转化为核心性能的显著提升,项目研发的车规级双光融合模组,感知准确率由行业此前的85.5%大幅提升至97.5%,可更精准识别道路行人、障碍物及复杂环境信息,为智能驾驶决策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撑;同时研发的高精度多源位姿传感器阵列,在有北斗/GNSS信号场景下定位精度优于0.05米,无信号场景下仍能保持0.2米以内的高精度,有效解决隧道、高楼遮挡等弱信号环境下的定位难题,填补了车载位姿感知的场景空白。
此项目成果已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覆盖汽车制造与交通基础设施两大核心领域:在汽车产业端,技术成果应用于东风汽车的智能网联车型及梦芯科技的车载传感产品,助力车辆提升环境感知与定位能力,加速智能驾驶落地;在交通设施端,已部署于湖北省京港澳高速、当枝松高速等交通要道,为道路状态监测、车流调度及安全预警提供高精度传感数据,推动高速公路智能化升级。截至目前,相关应用累计产生近5亿元直接经济效益,技术商业化潜力持续释放。
随着汽车智能网联化与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成为产业发展主流,车用智能传感器作为核心感知器件,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湖北珞珈实验室未来将进一步优化传感器性能,拓展在新能源汽车、城市智慧交通等更多场景的应用,同时推动技术与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助力湖北打造车用传感器产业集群,为我国汽车与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技术支撑。
湖北珞珈实验室是聚焦先进制造、智能传感等领域的高水平科研平台,长期深耕车用智能设备、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等核心技术研发。实验室以“突破产业关键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使命,依托湖北产业资源优势,在车载传感、智能网联等领域实现多项技术突破,研发成果多次落地应用于龙头企业与重大基础设施,为湖北乃至全国相关产业升级提供关键科技支撑。(记者 余惠玲 通讯员 姜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