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10时左右,伴随喜庆的礼炮声,青海高海拔无人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暨无人机调试组装生产线投产仪式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塘川镇举行。来自中国民用机场协会、互助土族自治县政府、省内外友好无人机协会等负责人到会祝贺。
“这是我省首条无人机调试组装生产线。”剪彩过后,互助土族自治县招商服务中心负责人薛守贵难掩激动心情告诉记者。青海,这片雄浑辽阔的土地,以其独特的高海拔地理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生态地位,为国家战略实施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同时,高海拔、复杂地形气候等条件,也对传统作业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无人机的出现与应用,为应对这些挑战、开辟发展新领域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和无限可能。
“翼展高原·智绘长空”项目,正是立足青海省情,把握低空经济发展机遇,推动无人机技术在高海拔地区深度融合与应用的一次探索实践,成为规划青海低空经济新蓝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一步。
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理事长助理孙卫国对地方政府“以实干之举践行创新使命”的项目落地举措表示赞赏。他认为,青海省作为青藏高原的核心区域,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被誉为“飞行器的终极考场”,复杂的地形地貌和特殊的气候条件,既对无人机技术提出了极致挑战,更孕育着产业突破的重大机遇,是高海拔无人机技术创新的“试验田”。此次青海通航临空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高海拔无人机综合服务平台与组装调试生产线,正是对国家低空经济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项目立足青海独特的自然环境,聚焦飞控算法、动力系统、通讯抗干扰等核心技术攻关,必将为我国高海拔无人机性能标准制定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撑,填补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无人机组装业务彰显了公司的技术实力和工艺水平,年产能将达2000架高海拔无人机的生产规模。我们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从零部件的精细挑选,到组装过程中的精准操作,再到最终成品的严格测试,每一个环节都遵循高标准的质量控制体系。生产线组装的无人机,涵盖清洗植保、消防应急救援两大核心机型,不仅性能卓越,而且稳定性强,能够满足不同客户在各种复杂场景下的使用需求。”青海通航临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唐盛清向与会嘉宾介绍。
青海省无人机运动协会副会长张丝达认为,这条生产线的落地标志着青海在无人机产业链构建上取得了“零”的突破。不仅能够满足本省及周边区域对高性能、高适应性工业级无人机的市场需求,更能带动相关零部件制造、技术研发、人才培养、运营服务等产业集聚,带动形成具有高原特色的无人机产业集群,为青海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注入强劲动力,实现从“应用高地”向“制造重镇”的逐步延伸。作为青海省无人机运动协会,今后将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当好会员及会员单位的“联络员”“服务员”“推广员”“智囊团”,围绕高海拔无人机应用的技术难点和前沿方向,组织开展研讨攻关,为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记者 申维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