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工作的根在基层,履职的力在群众。近年来,江苏省灌南县汤沟镇政协工委将协商平台搭在田间地头,把民生关切融入履职日常,以党建为引领、以民生为导向、以发展为目标,在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书写了新时代乡镇政协工委的履职答卷。
党建引领强根基,织密履职“同心网”。汤沟镇政协工委坚持党建与履职深度融合,深刻践行“党政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的工作理念,主动融入镇党委“四级联动”工作机制,构建起“工委统筹指导、委员小组包村、个人联系群众”的立体化履职模式。通过设立党员委员示范岗,推动委员按“就近就便”原则编入村级网格,与村党支部结对共建,使每名委员都成为政策宣传员、民情收集员、矛盾调解员。今年以来,汤沟镇政协组织委员专题学习6次,开展活动4场,在发挥统一战线组织作用上凝聚了新气场,让政协党建品牌在基层落地生根。
协商于民解民忧,架起民心“连心桥”。“小板凳围坐话民生,庭院里协商解难题”成为汤沟镇政协委员履职的鲜活场景。汤沟镇政协工委创新推行“三访三办”机制,通过定期走访察民情、专项接访听民意、跟踪回访解民忧,将46条群众诉求逐一纳入台账、推动落实 。针对农村“三边三线三堆”整治难题,委员开展“沉浸式”调研,梳理问题清单3项,提出“门前三包”责任制等建议5条,均被镇党委政府采纳,累计推动清理生活垃圾300余吨、整治乱堆乱放46处 。面对村民多年未解的土地边界纠纷,委员们调取原始台账、田间实地勘测,邀请老支书共同调解,以情理兼顾的方案化解积怨,用“磨破嘴皮”的耐心筑牢乡村和谐根基。
精准发力促发展,激活振兴“动力源”。围绕产业升级与富民强村,委员们立足专业优势下沉一线,将履职实效转化为群众口袋里的“真金白银”。针对本地中小酒企销售瓶颈,汤沟镇政协工委邀请专家团队开展技术培训,推进线上直播平台建设,助力“企业+平台+客户”模式破解销售瓶颈;聚焦乡村沉睡资源盘活,推动资源高效利用,带动群众致富。在委员们的积极对接下,镇内中小酒企新增生产线6条,年销售产值增加5000万元,带动50户群众户均增收1.2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坚实产业动能。
文化民生双赋能,绘就幸福“新图景”。汤沟镇政协工委以“三色笔”理念深耕民生领域:执“民生暖色”之笔,推动争取14万余元资金修缮危房10户,让困难群众住进安全新居 ;挥“教育亮色”之笔,联络爱心力量,发放文具用品300余套,资助7名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染“文化底色”之笔,挖掘本地酒文化特色和红色文化,通过文化展演吸引年轻人传承,让民俗文化焕发新生机。如今的汤沟镇,干净的村道、整洁的庭院与群众的笑脸相映成趣,环境整治成效转化为生活品质提升,基层协商的“小切口”撬动了“大民生”的改善。
从田间地头的调研足迹到庭院议事的暖心话语,从产业发展的精准献策到民生实事的落地见效,汤沟镇政协工委正以钉钉子精神扎根基层,用委员担当回应群众期盼,让政协力量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结出丰硕果实。(记者 张伟伟 通讯员 张辉 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