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上午,中新(重庆)互联互通多式联运示范项目中亚专线新疆塔城乌苏中转基地正式投用。这一关键节点的启用,标志着以重庆为运营中心的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在西向物流通道建设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构建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注入强劲动能。

启动仪式现场,乌苏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范晓朋致辞并宣布发车。重庆市商务委员会、新疆塔城地区行政公署、新加坡企业发展局、重庆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局等单位相关领导出席仪式,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伴随着嘹亮的汽笛声,首列“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新疆塔城乌苏—中亚专线”班列缓缓驶出乌苏中转基地。此班列满载3000吨新疆优质玉米,将开往成渝两地,此举标志着这条国际物流新通道正式进入实质化运营阶段,为区域经贸往来搭建起高效便捷的物流桥梁。
作为项目运营主体,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物流发展有限公司由中、新两国知名物流企业于2018年合资组建,注册资本5.825亿元人民币。作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在交通物流领域的市场化运营载体,公司始终致力于打造长江上游多式联运综合交通枢纽与物流贸易集散中心,为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此次投用的新疆乌苏中转基地,以乌苏市为核心节点,辐射范围覆盖塔城、阿勒泰、伊犁、阿克苏、喀什等新疆重点区域,并依托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等口岸,将服务延伸至中亚五国及俄罗斯市场。这一布局成功串联重庆的港口功能、口岸效能与新疆的西向门户优势,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战略衔接,推动两大通道资源整合、优势互补。
“乌苏地处‘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地理位置优越,加上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让多式联运构想得以落地。”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强表示,中转基地启用后,来自重庆、西南地区及东南亚的物资可在此集结,运往中亚与欧洲;中亚物资及新疆本地产品也能通过这里转运至川渝地区乃至东南亚,形成“东连东南亚、西接中亚”的国际贸易物流新动脉。“这不仅是中转仓库,更是服务客户的桥头堡。我们将整合各方资源与配套政策,保障专线高效运行,服务新疆开发建设与陆海新通道发展。”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管理分公司、乌苏市陆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生产运营经理武平介绍,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每月将通过该基地发运两列进出口货物,全年可为站点新增近8万吨货运量。“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收发货流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流畅的物流服务,提升通道运营效率。”
作为新疆面向中亚、俄罗斯的重要物流节点,乌苏市始终聚焦高效物流通道建设。此次中转基地落地,是重庆、新疆、新加坡多方协同发力的成果。在重庆与新加坡的资源赋能下,乌苏市已储备禽饲料、农资、石化产品等货物3.6万至6万吨,回程方向也锁定粮食、亚麻籽等农产品5.2万至6.8万吨,充足货源为班列持续稳定运营筑牢基础。
未来,乌苏市将以中转基地为支点,深化渝疆资源互补,释放“双枢纽”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亚欧经贸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记者 查燕荣 通讯员 王德刚 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