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了!今年提前10天!”10月21日清晨,家住甘肃省渭源县天华小区的牛桂芳老人像往常一样起床后习惯性地摸向暖气片,当掌心触到一片温热时,她惊喜地喊出声。近年来,渭源县将冬季供暖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变“按时要供暖”为“天冷就供暖”,连续多年提前供暖,让居民们感受到了真真切切的幸福。
这份“早到的温暖”,源自总投资3.98亿元的渭源县文旅新城棚户区改造集中供热工程的全面投用,让暖流提前10天涌进千万家。从“冬病夏治”到“暖流早至”,从两年多的项目建设周期缩短至10个月时间,这份温暖和速度的背后,是渭源县委、县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和精准施策。
2024年12月,渭源县启动史上最大规模供暖改造工程,将过去“冬季修修补补”的被动应对,转变为“夏季系统根治”的主动作为,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施工单位夜以继日的努力下,将原计划两年半的建设周期,仅仅用10个月时间,就高质量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并顺利投入运行。
在渭源县正煜供热有限公司,两台165吨循环流化床锅炉已正常工作。“目前锅炉调试、管网上水打压等关键工序已全部完成,系统运行稳定,已提前供暖。”渭源县热力服务中心主任汤亚龙盯着指挥中心大屏各项数据满是欣慰。
渭源县文旅新城棚户区改造集中供热工程,新建1座锅炉房,安装2台165吨循环流化床锅炉及附属设施,配套建设环保工艺用房、化水车间等辅助设施,改造升级1台80蒸吨锅炉,新建及更新县城区一、二级供热管网16.7公里,可满足500万平方米供暖需求,保障县城未来8至10年的供热规划。
项目建设的速度既是效率的体现,更是责任与担当的彰显。16.7公里供热管网新建及更新,相当于给城市重新铺设了“温暖动脉”。渭源县住建局副局长张彦龙介绍:“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为确保项目按时完工,主要领导一线指挥,各部门协同作战,施工人员日夜奋战,克服了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环境多变等诸多困难。同时,采用分段施工、夜间回填的方式,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和好评。”
霜降即至,暮色中的渭源县城,万家灯火透着融融暖意。这项亿元“暖民工程”,不仅提前10天为群众送来暖意,更用10个月时间创造了重大项目建设的“渭源速度”。“供暖了!今年提前10天!”是实实在在的民生温度。(记者 吴舒睿 通讯员 马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