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海南自贸港政策解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十一场)——离岛免税优化政策专场在海口举办。会上,海南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丹表示,目前省商务部门正从3个方面出发,积极引导免税经营主体引进更多知名品牌,争取更多“首发首秀”和特色商品,确保政策红利充分释放。

离岛免税政策自2011年4月实施以来多次优化,2020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后,免税购物额度由每人每年3万元人民币提升至10万元人民币,商品品类由18大类增加至45大类,新增了“邮寄送达”“返岛提取”“担保即提”“即购即提”等多样化提货方式;离岛免税商店从2020年前的4家增加到12家。离岛免税政策的持续优化,带动了海南免税市场和旅游消费的快速发展,2020年至2025年8月,离岛免税累计销售额达2069亿元,是2011—2019年累计销售额的3.8倍;目前海南离岛免税销售规模在全球免税市场的比重已超过8%。
2025年10月17日,财政部联合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调整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的公告,进一步调整完善了离岛免税政策。根据《公告》,本次政策优化调整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新增”和“三个优化”。
“一个新增”即在原有离岛免税45个商品大类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商品范围:一是新增2个商品大类,即宠物用品(含宠物用具、玩具、食品)、可随身携带的乐器(含长笛等19个乐器商品),免税商品品类提高至47个。二是新增3个商品细类。第一,“家用空气净化器及配件”调整为“小家电”,增加扫地机器人等15种商品;第二,“穿戴设备等电子消费产品”调整为“电子消费产品”,增加数码摄影摄像器材及配件、微型无人机等2种商品;第三,在“平板电脑”中增加鼠标、键盘等数码配件1种商品。
“三个优化”是指此次调整有3项内容突破了原有政策范围,对政策进行了全新的拓展和延伸。一是允许服装服饰等6类国内商品,进入离岛免税店销售,退(免)增值税、消费税,打破之前免税店仅售进口商品的限制,拓宽销售商品性质。二是扩大政策适用人群,允许离岛且离境旅客享受离岛免税政策,购买离岛免税商品的金额,计入其每年10万元人民币的免税购物额度,不限次数,拓宽政策适用的对象。三是放宽岛内居民“即购即提”限制,一个自然年度内有离岛记录的居民,可不限次数购买化妆品、箱包等15类商品,提升日常购物便利度。
朱丹表示,为保障本次离岛免税优化政策高质量实施,进一步放大政策效应,擦亮离岛免税“金字招牌”,商务部门将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精准发力:一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确保新政顺畅落地。正在组织各相关部门和免税经营主体,把新政学懂吃透,特别是加强对一线服务人员的培训,做到“人人都是政策明白人”,为消费者提供最清晰、最准确的解答;同时还将全面升级信息管理系统,确保从购买到提货的整个链条无缝衔接,让新技术支撑新政策,带给消费者“丝滑”的新体验。二是丰富“购物车”选项,提升消费体验能级。将引导各免税店以此次新政为契机,在“多、好、新”上做文章。不仅要积极引进如国瓷永丰源、哈浮等更多国内外知名品牌,还要争取更多“首发首秀”和特色商品,让国内外消费者的“购物车”选择更多、品质更优、体验更新,真正实现“来海南,购全球,心满意足”。三是唱响政策“好声音”,推动“旅游+购物”融合发展。将联动各家免税主体,线上线下齐动员,多种渠道把政策的亮点给消费者的实惠讲清楚、说明白,努力将政策的“声量”转化为消费的“流量”,吸引更多游客来海南“边旅游、边购物”,让离岛免税成为海南旅游最动人的一张“邀请函”,让离岛免税这块“金字招牌”成色更足、光彩更亮,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本次政策调整将于2025年11月1日起执行,海南省相关部门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抓好新政策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强化政策宣传,优化购物环境,提升服务水平,保障离岛免税政策的平稳、高质量运行。离岛免税新政将成为新形势下激发消费市场潜力的重要抓手,将进一步增强海南自贸港对国际资源要素的集聚能力,为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打造高水平开放高地发挥新的更大作用。(记者 林春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