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日鎏金花海到夏日瓜果飘香,从秋日金穗满田到冬日橘缀晴枝,近年来,四川省仁寿县农旅融合的画卷在四季流转中徐徐铺展。
一座山激活数字引擎
仁寿县禾加镇化石村的五龙山,钟灵毓秀、青山叠翠,景致清幽却少有人识。国庆中秋假期期间的“乡村大舞台”直播,让这片山野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走向大众,成为激活乡村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数字引擎”。
每当夜幕降临,五龙山东广场便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乡村大舞台的屏幕上,直播间的评论与点赞实时跳动,主播们的热情表演与现场观众的欢声笑语交织,透过镜头传向网络。一场场的直播,起源于直播团队负责人李林聪与化石村党委书记林繁的一次深谈。
“五龙山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但过去,旅游消费链条短,对经济拉动有限。”林繁坦言,此前五龙山优质资源“无人识”,坐等客来的模式早已行不通,破解困境需主动拥抱新机遇。
李林聪说,直播团队入驻后,每天下午有舞蹈老师教村民跳健身舞蹈,晚上则邀请各地唱歌爱好者登台比拼,既丰富了村民生活,又打响了五龙山的名气。李林聪的直播团队还与村集体达成共识,免费开展电商主播孵化培训,把禾加特色面条、柑橘、花生等农副产品销往全国。
一条路串起特色业态
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快门声就会在仁寿县宝马镇洪水村的彩虹路上不断响起,70幅呈现在彩虹路两旁的手工编织画,把乡野装扮得童趣满满。
今年年初,洪水村的彩虹路因缤纷色彩走红,与青山绿水、农家屋舍相映成趣。宝马镇并未止步于一条路的“走红”,镇长刘梅表示,镇党委、镇政府统筹资源,一边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增添趣味打卡元素,为彩虹路注入互动属性;一边深挖沿线产业资源,打造500亩油菜花、向日葵观光带,200亩贝贝南瓜种植采摘基地,以及50亩生态钓场。宝马镇还大力吸引业主,将闲置农房改造成网红小院,提供茶饮、手工作坊、农耕体验等服务,形成了一条可游、可玩、可消费的乡村休闲动线。
彩虹路一头连着趣味景观,一头连着田园采摘,沿途还“串”起餐饮特色业态。宝马镇实现了从“造一条网红路”到“活一片乡村”。
一间民宿架起连心桥
在仁寿县方家镇水池村的凤凰山脚下,有一家名为“荷你有约”的民宿。近日,记者走进这家充满乡韵的民宿,荷塘月色观赏区灯影摇曳,垂钓露营区笑声阵阵,一幅农旅融合的乡村新图景生动呈现。
“我本就热爱乡村,家乡的好山好水值得被更多人看见。”民宿业主李妍珠是方家镇本地人,她说,之所以选择在水池村开民宿,正是看中这里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千亩良田早已跳出“单一耕种”的局限,成了四季流转的风景,产业规模化的底色让乡野景致更有看头。
今年8月,李妍珠辞职返乡后,整合2处民居打造成特色民宿,不仅提供基础住宿,还推出荷塘月色观赏、农事体验、垂钓露营等特色项目,同时联动周边农家乐,为游客定制个性化游玩服务。正在民宿内归纳整理桌椅的村民张翠仙说:“民宿保洁、厨师、前台等10多个岗位,都是雇用我们本地村民,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
李妍珠在网络平台发布的民宿生活短视频与乡村日常,已有多条成为热门,单条浏览量达20万,为民宿带来源源不断的订单。同时,她又依靠流量做起了电商直播,将方家镇及周边的优质农产品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出去,让家乡好物高效变现。
李妍珠说:“目前,我正计划将民宿上架到更多旅游平台,进一步宣传引流,优化农产品供应链,让更多优质家乡好物走出乡村,让民宿品牌成为连接乡村与外界的桥梁。”
当五龙山的直播灯光点亮山野的夜,当彩虹路的斑斓色彩串起田园的趣,当“荷你有约”的风裹挟着乡居的暖,四季流转间,仁寿县的乡村既留住了乡韵,又生长出“直播助农、电商兴村”的新意。山不再是隔绝的屏障,而是数字赋能的“流量入口”;路不再是单调的通道,而是业态共生的“纽带中枢”;民宿不再是孤立的栖居,而是城乡互通的“情感驿站”。仁寿县正以“山、路、宿”为笔,在丘陵大地上写下农旅融合的新篇。(记者 戚原 通讯员 郭 侨 刘润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