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电动车佩戴头盔可不是小事,关键时刻能起到保安全的大作用哩!”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鸡川镇逢集日,通渭县人大代表李光耀站在熙攘的街口,对着一位未戴头盔的乡亲耐心劝导。
这样的场景在通渭县基层末梢已成为常态。近日,通渭县鸡川镇人大代表们化身宣传队员,在村社、集市和交通路口支起宣讲“课堂”,以拉家常的方式,向群众讲解交通安全知识。而在寺子川乡,代表们则将“普法课堂”搬上街头,用本地方言讲解相关法律法规,辅以鲜活的案例,再配上频繁的问答互动,让普法变得生动有趣。
街头宣讲的热情方兴未艾,代表们的工作室里,又是一番热闹景象,民生大小事务在这里一件件被收集、转办、落实。
如何才能真正听到群众的“原声带”?鸡川镇的答案就藏在各村代表工作室里那些小小的板凳上。这里大门敞开,选民们畅所欲言:“司川村九社的生产路,一下雨农机就进不去!”“上店村口的垃圾堆放点清理不及时。”代表们认真倾听、详细记录。这条活跃的“连心桥”,一周内就接待选民120余人次,收纳了20条原汁原味的意见建议。
如何让这些声音不石沉大海?鸡川镇则有本“督办经”。活动一结束,镇人大立即梳理分类,“硬化路没排水”“环境卫生差”成了重点督办件。代表们直接跟踪,盯着职能部门解决。这种“闭环督办”机制,让代表的“小建议”推动了民生“大变化”。
与此同时,在平襄镇的各代表工作室里,大伙儿同样聊得火热。这些带着烟火气的声音,当天共收集到30条,涵盖道路建设、小区改造、物业服务等多个领域。
“定期接待选民,让我们更懂群众的心。”镇人大代表韩幼玲表示,就部分政策性问题,我们现场为群众做了详细解释,对于无法立即解决的问题,将通过正式渠道提交相关部门办理,并跟踪督办,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接待了选民,收集了民情。而接下来的述职评议,则是对这些履职成效的直接检验。“现在,我向大家报告履职情况……”在寺子川乡人大代表述职评议会上,5名代表直面选民,一一交代工作,接受现场提问,这既是压力,更是动力。针对群众反映的水毁路问题,代表们立即出动实地勘察,走访村民,对接部门,推动解决。目前,部分受损路段已初步疏通,后续修复工作正在加快推进。
普法宣传、接待选民、述职评议、实地调研……通渭县各乡镇的人大代表们正以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诠释担当。他们深入基层最末梢,将履职尽责融入日常,把“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重承诺,化作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一件件具体实事,在通渭大地上谱写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篇章。(记者 吴舒睿 通讯员 许文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