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积极主动融入“数智临平·品质城区”建设,推动塘栖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提质、质中增效,奋力谱写塘栖镇域样板地建设新篇章。
今年以来,塘栖镇在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引、土地储备及“产城”一体化融合发展等方面加力突破,不仅成功创建省级中心镇,还上榜“全国镇域经济500强”。今年1月—9月,全镇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2亿元。
提质扩能 经济回升向好
今年以来,塘栖镇围绕“6+2”主要指标,奋力拼经济、促发展,经济核心指标实现正增长。截至8月底,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63.86亿元,同比增长2.8%,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位居全区前三;完成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亿元,建筑业总产值5.92亿元,较去年同期均有较大增幅。
塘栖镇优化企业服务,积极协调解决宝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零土地技改、浙江泰昌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昌实业”)有机更新等服务企业事项30余件。
在2009年,泰昌实业就引入企业信息化资源管理ERP系统,积极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平台建立数据互通机制,实现生产全过程可追溯。2020年,公司将ERP系统优化为SAP系统,用数赋智企业,推动了企业数字化建设向数智融合转型。公司主要客户为国家电网及南方电网,同时积极深耕省内外二级市场,在温州、绍兴、嘉兴、新疆、内蒙古、广西、湖南等地都得到了广大客户认可。此外,公司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参与过多项国际重点工程。

泰昌实业常务副总经理杨国富介绍,公司拥有省级企业研发中心和省级企业研究院,2003年至今累计研发投入超1亿元,近三年年均研发投入4000余万元。公司现有研发技术人员98人,中高级职称人员30人,先后参与DL—T1693—2017《输电线路金具磨损试验方法》、DL/T 765.1—2021《架空配电线路金具》的标准编写。公司荣获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省级专精特新、浙江省电力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多项荣誉,并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浙江工业大学、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等进行产学研合作,现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共计60余项。
塘栖镇稳步推进企业阶梯培育,辖区内3家企业成功入选2025年第一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新增4家创新型中小企业,8家企业完成省市级绿色工厂申报。塘栖镇深化校企地互动,推动杭州凯秀纺织有限公司与浙江理工大学落地两个合作项目,提前完成年度大学生引进任务,截至9月底新招引大学生1087名。
塘栖镇坚持大抓项目促发展,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6%,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5%。
文脉底蕴持续深耕 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塘栖镇党委、镇政府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稳步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指数。
如果近距离欣赏塘栖古镇与新城“双轨并进”的景象,这里的“画卷”是生态底蕴的全景呈现,是一份人居环境向美的生动答卷。近年来,塘栖镇慎始如终地推进文保建筑更新,完成得胜坝桥修缮,《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成为杭州市乡镇惟一入选“浙江省‘141X’乡村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典型案例”单位。

在乡村振兴质效提升方面,塘栖镇正不断推进乡村片区组团发展。如塘栖村作为临平区“塘栖水韵风情”片区组团的重点村,素有“中国枇杷第一村”的美誉,也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塘栖村党委书记唐国标介绍,2024年村集体总收入1190.75万元、经营性收入432万元,村民人均收入6.89万元。塘栖镇依托塘栖古镇、超山风景名胜区两个4A级旅游景区,通过“塘超小径”“塘丁超”水上游线两大游线,联结带动丁河村、泰山村、莫家桥村等其他10个村共同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激活乡村共富研学中心、幸福的院子、麦田咖啡、“鱼鹰爱情”婚礼基地等活力业态项目13个,促进就业200余人,带动民宿(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年收入3000余万元。
当下,塘栖镇深入推进“千万工程”,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区,全面提升农村基础环境,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同时,塘栖镇持续擦亮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品牌,今年上半年开展“栖溪新语、栖愿汇、栖盼美好、栖望绽放”四大品牌活动1053场,固定志愿服务日活动180场次,参与群众超1万人次。塘栖镇不断深化文明实践,打造“广济有礼”文明市集品牌,结合“我们的节日”推广农耕礼、敬老礼等文明礼仪,推动文明实践深入人心。
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绘就了塘栖镇居民幸福的底色。从节庆里的欢声笑语,到民间的和睦交往,再到跨越年龄的温情互动,一幕幕共同构成了这片热土上最真挚动人的温暖画卷。
坚持深化改革 产业发展新动能
今年以来,塘栖镇围绕区委、区政府“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决策部署,立足省级中心镇定位,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和功能安排,将战略机遇转化为发展动力。
塘栖镇优化助企服务,构建“线上智能推送+线下专员辅导”双轨服务体系,加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助推企业梯队成长,年底前将完成8家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任务。

杭州华源前线能源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源前线”)总经理徐国富表示,华源前线始终专注于清洁能源供热与储能赛道。“十四五”期间,公司成功将高压电极锅炉蓄热储能系统打造为核心产品,这项技术入选了工信部《全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第四批参考产品(技术)目录》等十余项国家级权威榜单,在火电灵活调峰、可再生能源消纳等领域获得规模化应用。
面向“十五五”的新征程,徐国富透露,华源前线的技术战略已明确向前延伸。“我们将着力推广电极式熔盐储能技术。”他介绍,这项技术是实现更高温度、更长时长储能的理想方案,加热效率可超过99%,加热温度可达800℃以上(根据熔盐特性),在调峰型光热电站、工业供汽及长时储能领域拥有广阔应用前景,将为公司开启更具潜力的市场空间。徐国富表示,华源前线将始终坚持“基于高端装备制造的专业供热系统集成商”战略定位,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贡献专业力量。
临平区塘栖镇党委书记於忠表示,2026年是“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全镇上下将围绕“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改革创新为抓手,破难攻坚,聚焦经济发展、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等关键领域,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塘栖镇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记者 曾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