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重教 家风乡俗代代传 | 县域经济网·中国县域经济报

闽南的村庄有个特色,大体上一个村子只有一个姓氏,这样的村子往往会有一段传奇的历史故事。

芹坂村中一角,修葺一新。(宋清忠 摄)

芹坂村位于福建省华安县丰山镇,距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东邻长泰区古农农场,南界玉兰村,西连寨坂村,北靠大埔头山,有6个村民小组、400多户1500多人,宋姓占80%以上。

其故事的开始,离不开“开基祖”。据族谱记载,芹坂村宋氏开基祖宋兴智“自幼磊落不群,知书励行,事母至孝”,是漳州宋氏开基祖宋用的后裔。

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宋用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平乱后,奉命率部屯田,镇守北溪浦南,生六子,分六房号曰“礼、乐、射、御、书、数”。其六房后裔子孙在漳州至今繁衍4000多人,另有后裔移居浙江、江西、广东、台湾及福建其他地市。

芹坂村历来崇文而重教。熟悉村中历史的宋定兴讲到,其第十二世祖曾在漳州购置房产为本村读书人住宿。这一传统,也得到村民宋坤龙的印证。年轻时曾多年参与村务的他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本村子弟到漳州读书,村里的人也轮流为他们送大米等生活物资。当时交通不便,须过北溪渡船,然后方可步行前往。

如今,每逢子弟考上大学,村子也会给予表彰奖励。村中已走出博士5名、硕士20余名,更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民教师。他们或扎根乡土,或远赴他乡,在各行各业贡献才智,并以各种方式反哺桑梓。

上个月,短剧《将军令之老祖驾到扭转乾坤》开机仪式暨芹坂村“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启动仪式在芹坂村隆重举行。这也是继乡村振兴短剧《我在92年办村晚》成功推出后的第2部“芹坂”短剧。剧在村中拍,景随剧扬名。村庄中的石板小路、老宅、廊亭等元素,为短剧的拍摄增色不少,也因此而出名。(记者 黄长秋 通讯员 黄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