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农业银行玉林分行营业部的大厅,柜面服务人员细致地引导老年客户熟悉软件聊天、视频通话、在线支付水电费等智能手机功能,并介绍农业银行向老年人提供的尊老权益、95599客户服务专线“一键呼入人工客服”功能以及智慧柜员机的语音播报大字版、APP尊老模式等,让老年人对数字世界少一些陌生感、多一些掌控感,解开老年客户心中“千千结”。
为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这一重要议题,农行玉林分行借助数字化技术与金融科技手段,在赋能金融消保工作上积极探索,依托科技手段筑牢反诈“防火墙”,并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可得性。
敬老爱老,善德之始。老年客户受交易习惯影响,在适应新技术方面存在不足,更偏好柜台、现金等传统渠道,在智能应用上“不敢、不想、不会”。农行玉林分行为了让高龄、病患等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享受安全、便捷、高效且有温度的金融服务,持续关注老年客户群体的需求变化,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做实、做细、做优各项适老化金融服务,助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农行玉林分行在完善适老设施改造、优化网点服务的同时,积极推进智能化服务以适应老年人的金融服务需求,加强网点适老化改造,打造养老金融专区,在厅堂设置矮式填单台、会客休闲区等便民设施,增设无障碍坡道、紧急呼叫按钮等助老设施,保留纸质存单、保单等业务凭证,通过专设服务窗口、绿色通道等提供便利服务,深受老年金融消费者欢迎。
数字时代金融消费者对金融知识的接受形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农行玉林分行主动适应新时代金融宣教方式,这包括依托网点,持续做好阵地宣传。活动期间,发挥物理网点的阵地效应,在各营业网点设立专区,安排专人负责在厅堂开展宣教和咨询解答工作,尤其是针对“一老一少一新”重点客户群体,增强客户风险识别和自我保护能力;充分利用网点人流量大、等待客户较多的时段,开展线上线下丰富活动,扎实开展普及宣传。比如,活动期间,辖属机构运用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视频号、微信公众号等,以长图、简报、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广泛传播金融知识,并创新开展线上金融知识有奖问答等活动,增强宣教生动性和趣味性,提高金融消费者参与的积极性,以生动案例告知广大消费者电信诈骗的危害、如何防范电信诈骗,提醒居民“不轻信、不汇款”,远离电信网络诈骗,“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主题宣传活动生动扎实。辖属农行玉林玉东支行机构在活动中进入社区、街道,结合当前居民较关注的热点话题,向大家介绍一类账户、二类账户的区别,以及账户实名制管理、转账限额管理、第三方安全支付等知识,不仅丰富了活动内容,也使得宣教更有的放矢。
围绕“一老一少一新”重点人群,农行玉林分行各分支行深入社区、企业,分类施策普及金融知识,营造了浓厚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氛围,将金融教育宣传与推动金融服务适老化相结合,提高老年人的防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养老、享老筑牢金融“防护屏障”。
辖属农行容县支行举办“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金融教育宣传活动,通过快板表演、视频展播和有奖问答等形式,向群众揭示代理退保、代理维权、减免债务等骗局的危害。辖属农行北流市支行开展“金融知识伴你行”主题宣传活动,将金融知识普及与年例巡游活动相结合,让金融知识普及更有温度;辖属农行玉林玉州支行走进樟木第一、二中学,开展“金融消保+智慧场景”主题活动,通过搭建校园场景数字化服务,现场演示“学生专属卡”开卡流程,农行员工热心指导学生使用农行APP进行一键转账、扫码充值水电费等日常金融场景操作,吸引大量学生体验。辖属兴业县支行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及电信网络诈骗”主题活动,精选“假冒养老项目”“游戏账号交易”等典型案例,帮助学生和教职工掌握“不轻信、不转账、不泄露”的防诈原则。
近年来,农行玉林分行全力推动“农情暖域”服务品牌深化塑造,不断拓宽服务内涵,延展服务边界,创新服务方式,实现金融服务“广度、深度、温度”相互融合,绘就民生金融新画卷。
依托“农情暖域”工会驿站,农行玉林分行不断完善网点户外劳动者服务专区建设,加强与当地工会、环卫等单位的沟通合作,以“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定期开展志愿公益活动,搭建起与劳动者的情感桥梁。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末,农行玉林分行本部及辖属机构共开展志愿公益活动380多场(次),惠及客户2.86万人次。
展望未来,农行玉林分行将紧扣“金融为民”理念,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与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融合,推动金融服务更加普惠、高效、安全。(记者 朱柳蓉 通讯员 梁永进)